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政务性工作>> 参谋咨询

参谋咨询

论秘书向领导谏言的艺术

以稿换稿 】  作者:李洁   发布:2018年11月12日   阅读:

秘书向领导谏言,是秘书实现其参谋职能的主要途径,也是衡最秘书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人进谏事例的剖析来探讨秘书向领导谏言的艺术。

一、秘书向领导谏言需要有勇气与胆识

中国历史上以敢于谏言著称的不乏其人。有谏言被统治者采纳而留美名于后者,亦有因进谏而惨遭不幸者,他们或受刑具之苦,或遭贬谪,甚或有为此而丢掉自己性命的。不论是谏言被采纳的成功进谏者,还是因进谏而遭遇不幸者,他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他们进谏的对象是最高统治者,他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任何人都有生杀大权,稍不留意,轻则身受刑具之苦、遭贬官、身败名裂,重则会招致杀身之祸。而这些“触龙鳞”者为何还要冒死进谏呢?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道义的承担者、维护者,任何人置百姓的利益、国家的安危于不顾,他们就有权利指出其过错,即使是最高统治者也不例外。他们具有“铁肩担道义”的大无畏精神和自觉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正是有了这些游离于权力中心、站在权力边缘批评朝政得失,指摘当政者过失的良知“士人”,才使得中国历史、文化得以绵延千年不断。

作为秘书,应该坚持原则,坚持真理,要有大局意识,有敢于谏言的勇气,发现领导的过错要敢于指出,使领导及时纠正,以免给以组织、百姓、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二、秘书向领导谏言必须把握好时机与场合

谏言不仅需要勇气与胆识,还要把握好进谏的时机与场合,因为只有进谏的时间与地点合适,提出的建议才可能被采纳。《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游说赵太后时机的把握就值得我们去学习。触龙在赵太后“盛气”之下,避其锋芒,只是跟赵太后聊家常,聊身体状况与饮食状况,当看到赵太后“色少解”时,方才开始步入正题,建议将长安君放在齐国做人质来救赵国。

触龙选择了合适的时机与场合:在朝堂之下,在赵太后不太生气之时进谏,这样就为赵太后能心平气和地听取触龙的建议创造了条件。触龙为自己的谏言被采纳真可谓做足了功课!

作为秘书,当然也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场合进行谏言。首先,秘书要选领导心情好的时候谏言。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在心情轻松、舒适的情况下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而在情绪烦躁紧张时,对不同的意见会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其次,秘书最好在领导的意图变成决定、文件、材料之前进行谏言。因为在决定尚未公布于众之前,领导不必担心“说话不算数”,故而比较容易接受意见从而改变自己原来错误的意图。最后,秘书应该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谏言。如与领导共餐或陪领导外出时谏言,领导因不会有在别人面前丢面子的难堪而更容易接受秘书的建议。

三、秘书向领导谏言必须讲究方式与方法

除了要把握好进谏的时机与场合,进谏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虽然大家都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但是,逆耳的话实际上还是不太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秘书最好能用委婉的、启发式的,顺耳的话使忠言变得不再逆耳。

《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古人善于进谏的典型事例。邹忌从自己的生活琐事说起,他分别问妻、妾、客自己与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得到的答案却是一致的:城北徐公比不上邹忌美,而事实上恰好相反。于是,邹忌就进行反思,寻找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进而向齐威王进谏道:“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现身说法,采用类比、启发的方式最终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并采取有效措施,广开言路。从而使“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邹忌进谏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用了比较容易让统治者接受的方式。因此,秘书当根据领导者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谏。对于民主型的领导,秘书应尽量多提供方案,并对方案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领导权衡利弊从而改变自己的主意。对于刚愎自用型的领导,秘书提建议可以用请教的方式,把意见或建议变成问题向领导请教,以便起到提醒的作用。秘书应特别注意,如果领导不先征求你的意见,千万不要轻易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因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领导感觉到是他自己有所感悟才改变主意的,而不是因为你的建议才使他改变了主意。

秘书除了用邹忌的现身说法援引实例外,还可以用先褒后贬法与感情法等方法向领导谏言。所谓先褒后贬是指当秘书发现领导者在工作中有失误时,不是仅向领导者指出其错误的地方,而是应先肯定、赞扬其做的正确、合理的地方,这样的话,秘书的批评建议就比较容易被接受。所谓感情法,是指秘书在对领导提出建议时,要以朋友的身份、口吻让领导感觉到秘书真诚的关心,是出于对领导的私交、感情而提出批评的,并非单纯出于工作的关系,这样领导者就很容易被秘书的真情感动,较容易接受其意见。

来源:《办公室业务》2014年第11期

【来源:办公室业务】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