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业务性工作>> 文书印信

文书印信

怎样进行文书修改?

以稿换稿 】  作者:徐飚   发布:2018年11月05日   阅读:

文书修改是今年中职文秘竞赛的内容之一。简单说就是修改文书中的错误。

先来看“文书”。

文书的概念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即文字材料、文字书写和从事文书工作的人。显然,我们所说的文书修改是指文书的第一种含义。

其实,文书所包含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从广义上来讲,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为了某种需要,按照一定的体式和要求形成的书面文字材料。也就是说,一切书面文字材料,都可以称之为文书。

那么,狭义上怎样理解文书呢?一般情况下,尤其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往往将工作中使用的书面文字材料表述为文书,而将私人使用的书面文字材料排除在外。所以,狭义的文书概念是不包括私人文字材料的。

但是,有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即将“文书”理解为公文。公文是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公文不是谁都可以随便写的。公文只是工作中使用的文字材料之一,否则就大错特错了。

造成这种混乱的是公开出版物。《现代汉语词典》对文书的解释是:“指公文、书信、契约等”,基本上是广义的。而《辞海》:“各种公文的通称”(1979年版,1533页)指的却是狭义的文书的概念。

所以,文书修改中的文书,指的是广义的文书,即一切书面文字材料。

再来谈“修改”。

竞赛中的“修改”其实可以理解成校对。校,即订正,也就是根据文字原稿或订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保证文书的质量。古代称之为“校堪”或“校雠”。

校对是根据原稿,核对并清除校样上的差错。竞赛中的“文书修改”其实就是找出文书中的错误并把它改正确。

问题来了,一是文书中可能存在哪些错误;二是怎样将这些错误改正。

一般来说,文书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包括:

(1)提法上的错误,如在政治思想上和科学性上遗留的不准确的提法和词句。

(2)语法修辞上的错误,如缺少句子成分、语句不通。

(3)错别字,如多字、漏字、错字、别字。

(4)标点错误。

(5)符号错误。

(6)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错误。

(7)文书版面、格式错误,如图表位置及表题、图题,字体、字号、字距和行距错误。

(8)简称、引文、中英文对照错误,如使用不规范简称、引文标注错误、翻译错误等。

如何发现这些错误,或者说如何知道文书中有错,可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最简单的办法是,认认真真学习以下法规及标准: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2012)

《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GB/T15834-2011)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国家标准 GB/T 15835-2011)

至于怎样将这些错误改正过来,更非易事。以修改错别字为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汉字的结构及形音义的关系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是根据古代文字学家创造的“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原理造出来的。汉字中形声字所占的比重最大,约为80%以上,而且形声字的结构也比较复杂。根据形符和声符的位置,一般可以将形声字分为左形右声(味)、左声右形(放)、上形下声(草)、上声下形(熬)、内形外声(辩)、内声外形(闺)等。因此,要修改错别字,必须首先了解汉字的基础知识。

2.掌握词的含义与用法

如果说错字与汉字的结构有关,那么,别字大多与词汇的结构与含义有关。

每一个词都有其一定的使用范围,如“启示”与“启事”常常混淆,因为读音相同只一字之差。“启示”是启发指示的意思,是动词;“启事”是陈述事情的意思,是名词。从结构上看,“启示”的两个语素构成并列结构,而“启事”是动宾结构。只有当了解了这些内容后,就不至于将两个词混为一谈了。因此,要修改错别字,还必须掌握词汇学的相关知识。

3.会查字典、词典

除小学生外,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几乎不查字典、词典了,事实上谁都可能碰到吃不准的字词的,这时就要会查字典、词典,不能自以为是,不然长期如此,错误的反而觉得是正确的了。

4.能经常习字

习字,即练习写字。当今数字化时代,人们天天与电脑打交道,已经很少或根本不再写字了。其实,学习汉字的基本方法就是习字。通过习字,可以熟悉汉字的框架结构、笔画笔顺、运笔方法等,长此以往,不仅能正确使用汉字,也能够一眼识别错字。

需要注意的是,竞赛中,改正还要求使用规范的校对符号,这又涉及到一个标准,即《校对符号及其用法》(国家标准GB/T 14706-93)。

话说回来,中职竞赛要求会略低一些,不会涉及到那么多的错误(竞赛规则显示:“参赛队选手对一篇纸质文书的10处错误进行修改,错误类型包括文字、语言、符号、格式,要求正确使用校对符号。限时10分钟”),也不会涉及全部的校对符号(注意常用的校对符号即可)。

来源:文秘教学研究

【来源:文秘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