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业务性工作>> 机要保密

机要保密

古代保密公文的封装方法

以稿换稿 】  作者:瞿嵘蓉   发布:2016年08月31日   阅读:

在古代,保密与封建君主制的巩固和封建王朝的利益紧密相联。在漫长的岁月中,以“公文保密”为主的一系列保密制度和手段日臻完善,保密公文的封装方法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自秦到晋的公文载体主要是竹简和木牍,一般公文不用密封,都采用“露布”(公开)的方式行文,而保密公文则要相应采取保密封装。

秦代以前的秘密文书主要采用简单泥封的方式,在系绳的系扣处包裹封泥,钤以印戳,待其风干后必须破坏封泥才能打开文书,收件人主要通过对封泥印戳文字的真伪鉴定和封泥完好度的考察来判断是否泄密。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在当时被广泛使用。1995年,陕西西安北郊相家巷村一处发现了2000多枚秦代封泥,封泥上的钤印显示,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官员都使用泥封的方法传递秘密公文。

简单泥封的方法虽然方便易行,但在长途驿马的颠簸传递中也存在容易破损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西汉时期出现了改良的“斗检封”,“检”就是一块竹、木板,在其中间挖出上小下大的覆斗状空间以容纳封泥,两边穿孔打通以穿过系绳,封装时将封检和文牍按照一定的规则捆绑在一起,系扣结在封斗处,封泥厚度与封检齐平,再钤以印戳。覆斗状保证了封泥不会脱落,封检保证了封泥不会意外损坏,提高了秘密文书封装的稳定性。

西汉时期,出现了“皂囊重封”的封装方式

皂囊是一种双层口袋,黑布面、白布里。“皂囊重封”是指皇帝先对书简进行玺封,放入黑色布袋后,由尚书令或是御史中丞在布袋外再用自己的印在外面加封,实现了双重加密。不光是皇帝下的诏令,汉代臣民给君主上书也有重封。

古代玺印

到了宋代,朝廷对秘密公文的封装已有了明确的规定

宋代建立了“实封”制,即官员呈奏的秘密文书,皆须将其封皮折角重封,两端盖印,无印者书官名,封面不准粘贴摘要。官员在外地呈奏的秘密公文,只贴“系机密”或“急速”字样,并规定,若发现依例应该实封而未实封的公文,其主管官员将被严惩。

明朝嘉靖六年,世宗皇帝在给大臣杨一清的密谕中对其进呈秘密文书的封识作此规定:“封套正面上云‘进呈’,下云‘臣谨封’,不露名,背印字号,俱照卿书才是。封套背面素。”此次封识的规定,与原来的习惯有显著不同,原先是在封套的正面写“密题”或“密奏”字样,此次是在正面上写“进呈”,下署“臣谨封”三字,且不透露上奏者姓名。虽在封套上不露进呈之人的姓名,但皇帝仍可以根据所加盖银印的内容,知道进呈人究竟是谁(银印为皇帝特制专赐,不落姓名,准以密奏)。

清代奏折

清代,具折人必须将奏折放入封套,再放入折匣并锁好,才能交给他人呈进。

饶旬宣所作《饶嵩生折谱》对封套有这样的描写:“请安折封套,外用云龙黄绫,内用黄粉笺裱。长六寸四分、宽三寸一分、上下掩首各宽五分。”“折匣长八寸八分,阔四寸四分,高一寸五分。内用黄绫裱底,外用黄漆漆之。”雍正二年十一月上谕中,有“朕将内制皮匣,发于诸臣,令封锁奏达”的字样,密疏应该是内外两层,外面是木头匣子,里面是一个活动的、可以取出的皮匣子。雍正五年,福建巡抚常赉官署失窃,丢失了钥匙,于是只得向将军石礼哈借用开锁,可见木头匣子外面是有锁的,应该还不是寻常的锁。

链接

古代密封方式对后世启发良多

从西汉的简单泥封到皂囊包裹、皂囊重封,到宋代的“封皮折角重封,两端盖印”,明代再改良为不落官印,避免泄露上奏人信息,到了清代更引入“技术加密”,用内廷特制的锁匙加以封锁,通过对文书保密封装历史变迁的简单梳理,封建统治者对保密的重视可见一斑。

古代泥封

值得一提的是,泥封技术随着造纸术一同传入了西方,只是“封泥”变成了‘封蜡”。

西方人用蜂蜡、威尼斯松脂和颜料的混合物取代封泥,蜡经过熔化和搅拌配置而成,然后将熔融的混合物倒入棒形模具中,把模具移到待密封的信封或文件上方,用蜡烛或其他方式加热,最后在形成的蜡滴上压上封印,其操作程序与中国的泥封方法大同小异。

这一技术在公元4、5世纪到公元15世纪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中,一直在欧洲被广泛使用。

这些古代保密公文的封装方法,其中很多成本低廉,保密效果良好,经过改良,至今仍然沿用于实物封装和文件封装。如绍兴名酒“女儿红”,如今仍保持泥封的传统,以保证佳酿的品质。保密阅卷中装订线密封法是对汉代“封蒙约缚”的改良(用封条代替了封泥),而水电气表上的铅封钤印则直接脱胎于泥封。现在仍在使用的保密文件的机要封装传递,还部分遵循着宋代“封皮折角重封,两端盖印”的操作规范。

原标题为《古代保密公文的封装方法》

【来源:保密工作】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