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春秋战国间军事训练制度的变化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5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春秋时代军事训练制度的特点是在农闲时进行,名为“春蒐、夏苗、秋狝、冬狩”。这种与田猎结合在一起的训练形式,又称为“教于田猎以习五戎”,是殷周时代传统的军事训练方式。在旧时的军事训练中,以“冬狩”最为隆重,时间也最长,因而这种制度又被称为是“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每隔三年,必有一次大的军事演习,叫做“三年而治兵”。这种训练方式是由军事制度所具有的“兵农合一”性质决定的,也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
  战国时期,由于常备军的出现,经常化的军事训练已被列入军队建设中的首要问题,所以“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的古老训练方式宣告中止。
  旧的军事训练由司马和各级村社组织实施,通过“蒐狩”活动,采用集团方式训练。而新的军事训练则是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进行,抛弃了“蒐狩”活动的形式,直接按军事编制系统进行。“伍长教成,合之什长。什长教成,合之卒长。卒长教成,合之佰长。佰长教成,合之兵尉。兵尉教成,合之裨将。裨将教成,合之大将。”这是一种分级训练方式,即先由“什伍”等基层单位开始,然后逐次提高,直到全军。分级训练在军营中进行,最后才“合之大将”,进行全军训练,陈三军于“中野”,从事实战演习,称为“教成试之以阅”。经常性的专门训练,使列国培养出的士兵各具特色,战斗力很强。
  荀子说:“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锱金。”“技击”即武艺,齐国的士卒个人技艺很高。但齐国的技击之士,不如魏的“武卒”。魏国的武卒,能“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轴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而魏国的武卒还抵不住秦国的“锐士”。“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秦国勇猛顽强、天下无双的锐士,是经过更加“酷烈”的方式训练出来的。
  军事训练的经常化为选拔勇士作突击部队的作战方法,提供了有利条件。战国时列国在军中都要建立突击部队。《吴子兵法·料敌》称他们为军中的“虎贲之士”。《孙膑兵法·威王问》把他们称为“选卒之士”。《吕氏春秋·简选》称他们为“选练角材”。列国的突击部队无不是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的主力军,身系战争胜负之任,所以被称作“军命”。他们自然都是由经常化的军事训练培养出来的。
  战国军阵的复杂化也要求军事训练的经常化。战国时的军阵已相当复杂,有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之阵、雁行之阵、钩行之阵、玄襄之阵、火阵、水阵等各种形式。并且每一处军阵又有“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等多种变化。士卒只有熟练掌握军阵阵法,才能执戈上阵,从事战斗。如果士卒缺乏训练,不掌握军阵作战的技能,是注定会吃败仗的。
  战国的军阵训练是相当严格的。首先,它要求士卒能够适应各种阵法的变化和高山、大川等各种复杂的地形条件。不论敌人布下方阵、圆阵、斜阵,都要勇于去争取胜利。不论敌人在山、在渊,都能敢上敢下去攻击,“求敌,若求亡子”。其次,它要求战士熟悉军中的各种号令,掌握各种战斗动作。作到“出卒陈兵有常令,行伍疏数有常法,先后之次有适宜”。在战斗时“位欲严,政欲栗,力欲窕,气欲闲,心欲一”,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战国时期军事训练的经常化,还促进了一些军事体育活动的发展,如“技击”、“角力”、“蹴鞠”、“扛鼎”等,培养出了像乌获、孟贲、任鄙这样一批勇士,也训练出了新的骑兵、弩兵等技术兵种。而这一切,都是旧的、“农隙讲事”的训练方式所办不到的。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