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重返“黄金大劫案”时代

繁体中文】  作者:边麓   发布:2013年01月18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回到现实世界里。如果说长春哪座建筑最坚固,也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如果说到长春的哪一座建筑被称为“亚洲第一坚固的建筑”,答案是唯一的:伪满中央银行1日址,电影《黄金大劫案》里的那座宏伟建筑。
    这一天,长春街头路人纷纷。两名警察模样的人经过楼前。一名穿着整齐、头戴礼帽的男子,扶着自行车站立在银行门前。另一名骑自行车的行人正经过他的身旁,两个男人正在向大门里走去……从伪满洲国中央银行的旧照片里,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宁浩的电影《黄金大劫案》:伪满洲国的影后带着一个剧组去抢劫日本人用以购买军火的八吨黄金,听起来就疯狂。
    组建“满洲中央银行”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翌日长春沦陷。与此同时,日本关东军迅速占领了东三省官银号,还在门上贴了个纸条,上写“关东军占领,违者铳杀”。关东军不光知道东三省宫银号,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边业银行、四行联合发行准备库等金融机构,也被他们“保护”起来了。后来,关东军占领了吉林和黑龙江,也是如此办法,把吉林永衡官银号和黑龙江官银号都收入囊中。因为银行太多不好管理,也不便于榨取更多,所以日本人占领了东北的银行之后,就换个“玩法”,成立了伪满中央银行。
    要统一货币,必须由这个新成立的“中央银行”发行一种新货币,再回购东北原有的各种旧币,最后达到统一货币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自然要利用东三省宫银号等原有银行的信用和实力。
    1932年1月4日,关东军统治部财务课长五十岚保司要求满铁的“金融家”安盛松之助和南乡龙音炮制伪满《中央银行创立草案》。接此重任后,安盛和南乡两人马不停蹄,连夜奋战,仅用10天时间,便草拟了伪中央银行的方针、章程等文件。随后,由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广发“英雄帖”,邀请日本及东北金融人才“共商大计”。
    当年3月15日,在长春被服厂内,正式举行了伪满中央银行创办大会。会上,伪满总务厅长官驹井德三宣布,将东北各官银号及边业银行合并,重新组建伪“满洲中央银行”,并正式成立了“创立委员会”,其成员一半以上都是日本人,另外5名中国人有着双重身份,既是汉奸,又是金融家。从1931年到1945年,不断有人加入此阵营,他们风光一时,但在日本人投降后,大都无人间津了。著名的例子当属周作人在1945年,因为做过伪职,想在北大教书都不成了:据当年报纸所称,北大代理校长傅斯年,从昆明回到重庆,再从重庆去北京,启程的时候对记者说:“伪北大之教职员均系伪组织之公职人员,应在附逆之列,将来不可担任教职。”周作人见到后,酸溜溜地写道:“见报载傅斯年谈话,又闻巷内驴鸣,正是恰好,因记入文末。”
    亚洲第一坚固建筑
    1934年4月,伪满中央银行大楼动工兴建。在1936年5月28日,这个巨大的坚硬建筑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由伪满中央银行第一任总裁荣厚题写“基础”二字。整栋建筑历时4年多,于1938年8月15日竣工。
    当时的长春被称为“新京”,由于其城市功能定位是行政中心及军事指挥中心,因此工业只有食品加工、印刷、卷烟、造纸、胶合板等服务性企业。而军事用地超过了原定的9%的比例,在市区周围修建了大量关东军营垒、机场、靶场和细菌战部队的设施。而伪满洲国中央银行无疑也可以看成这些军事建筑中的一环。
    中央银行大楼无论耗资、耗时,都冠绝一时,被人们称为“亚洲第一坚固的建筑”。大楼的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用多层钢网及混凝土浇灌,每层楼地面全部用20毫米粗的钢筋一根挨一根拉制,光是钢筋就用掉了5000多吨,占伪满洲国当时建筑工程用量的一半。原计划只在建筑的正面采用东北产花岗岩石贴面,后经副总裁山咸桥六提议,侧面也采用花岗岩石贴面。于是,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坚如钢铁。
    该建筑除主要设施外,还建有装备齐全的附属设施,并且耐火防震,对空袭也有特殊的防御能力。以至于在后来的战争岁月里,国民党驻军曾把它作为踞守长春的最后堡垒。据史料记载,当时仅银行大楼周围的永久性工事就达150多处。
    有人对《黄金大劫案》里的中央银行内部的华丽装饰难以信服,认为在当时难以有那样的“豪装”。与光鲜的外表相比,这栋大楼的内饰也毫不逊色。据悉,大楼内部装有各种先进设备。有空调设备和自动温度调节器,可以保持空气清新和温度平衡。甚至巧用了光学原理:在代保管库回廊四角有四面镜子,利用光线折射原理,人站在回廊任何一点均可一目了然。
    而在电影里让人印象深刻的地下室的金库大门及保管库门也都真实存在,它们在美国制成以后,由海路运至大连,又用火车从大连运到“新京(今长春)东站”,由于太笨重,没有车辆能拉动,当时使用了30匹马、50个壮劳力和若干圆木,利用冬季冰冻的道路,用最原始的运输方式运进银行大楼。最轻的运了一整天,最重的运了5天。
    倒台后的伪币
    当年日本人组建伪满中央银行,统一东北金融,并发行伪货币。伪满中央银行以东三省官银号为基础,再加上边业银行、吉林永衡官银号、黑龙江官银号,可谓财力丰厚,若合并成一个“中央银行”,必然大有可为。按照日本御用金融家设计的方案,他们在统一东北币制的过程中,仍允许朝鲜银行、正金银行发行金票。表面上,日本人说这是在援助伪满金融,实际上他们是想在“极度紧缩”伪满货币的基础上,统一其货币。
    表面上看,伪满中央银行对旧币的“整理”既有力度,又有决心,成效也比较显著,但其实质,却是在“盗用”现大洋的信用。根据伪满货币法,伪币与现大洋等值;而且,在伪满中央银行成立后,为了稳定伪币的价值,曾多次卖出现大洋,在这种情况下,伪币不过是一种新的兑换券而已;另外,伪满虽然规定伪币是法定货币,但对于现大洋的流通,却采取默认态度。事实上,正是因为有现大洋的支撑,伪币的信用才迅速建立起来。日本人终于可以乘机利用金票大肆购买东北的大豆、皮毛和人参等物资,输往国外,赚取外汇资金,用于购买日本急需的军需物资。
    直到1937年2月1日,伪满中央银行发行的伪币才开始在“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附属地拥有强制流通的效力。可以说,伪满统一币制的历程足有5年之久,直到1937年,伪满中央银行才真正行使纸币独占发行权。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伪满政权的傀儡性,它所发行的货币也必然带有从属性;后来,日本一投降,伪满政权便倒台了,伪币也就只能用来“收藏”了。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