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三台大佛寺元代佛教造像面临毁灭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近日,三台县大佛寺住持寂明法师向三台文管所提交了一份关于抢救维修大佛殿的申请,申请称,由于蚁蛀和殿后石崖滑坡隐患,大佛殿岌岌可危,殿内元代大佛面临被砸毁的危险。
  大佛殿的檐柱、金柱、中柱均有严重蚁蛀,不少木柱已经糟朽,一捏就散。外墙承重的檐柱尤其触目惊心,白蚁将檐柱蛀出一个半米长的大窟窿,已无法承重。金柱近年加速沉陷,雨水渗漏严重,加剧了整个大殿的糟朽程度和速度,近日已多次出现掉瓦现象,给香客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更为严重的是,大佛殿依山崖而建,如遇山崖滑坡,大佛殿的倾覆将导致大佛毁灭性损坏。寂明法师说,近年来山崖后部长期施工,挖掘、放炮平地、取石材等,导致山体震动,目前山崖已出现裂缝和滑坡迹象,寺内×们曾用水泥将裂缝修补好,但如遇洪水,山崖滑坡将不可避免。
  据了解,大佛殿的大佛是绵阳市唯一、全省少有的元代佛教造像,在研究元代佛教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三台县志记载,大佛本深藏山中,清乾隆52年大洪水过后,大佛露出山崖,人们根据石壁上记载的大佛建于元朝大德5年,便按照元代建筑风格重建了大佛殿。为了抢救维修大佛殿,保护元代大佛,大佛寺正在积极争取文管部门的批准。

  大佛寺概况
  三台县大佛寺位于县城西南蟠龙山麓,其山因势若蟠龙腾飞而得名,有“山不高而秀雅,地不广而平坦”之美誉。
  大佛造像完成于元大德五年(1301),座西朝北,高8.3米,肩宽3.8米。头饰螺髻,身着敞肩袈裟,善跏趺坐,结“说法像”。右壁刻有“弥勒尊佛,元大德五年”,左壁刻有“中山回銮寺”。殿为三重檐,歇山式。
  大佛寺距今已历600余年,几经兴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策落实,古刹始得重辉。
  近年来,住庙僧众,爱国爱教,一片赤诚,以其无私奉献精神,感召各地信众踊跃捐赠,终使观音殿、祖师殿、海灯法师纪念堂,海灯法师纪念塔、大雄宝殿等建筑巍然屹立。尤以大佛殿集多阁式之大成,碧檐三重,飞阁流丹,更为肃穆壮观。
  大佛寺牵牛头而携东山,望印盒而视云庭,临凯江而瞰梓州。庙堂经年香火鼎盛,钟罄之声不绝于耳。堪称朝拜观光之胜地。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