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

千古悠悠治河人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千古悠悠,江海横流,大河东去。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治理黄河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心血,给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可敬的精神及永不磨灭的业绩。


  此当首推犬戎先祖鲧,他虽为天帝黄帝的嫡亲孙子,但只因同情遭受洪水灾祸的人民,为之治水,便被天帝派火神祝融“杀而戮之”,杀死不已,且戮其尸,“飞鸟水虫曳衔而食之”,当为人间治黄史上最大最惨烈的悲剧。但“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他为黄龙”,越千山涉万水去西方请不死之药,以求自活。


  在“洪水滔天”之时,鲧虽“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方法不当,“治水绩用不成”,但其一心为民的心志,至死不渝的毅力,难道不该为后人所称颂吗!


  当然,日后大禹治水的情形就大为改观了。既前有“鲧治水绩用不成”方法失当的教训,后又有“鸱龟曳衔”献计的帮助,加上“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疏导与堙塞并施,于是,取得很大成功。拯救万民于水患之中,后人自然代代礼拜,忠心敬祭。


  大禹治水,首先应称颂的,是他善于从前人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用于自己的实践中。至今,在滔滔黄河东逝水上空的水雾中,人们的想像仍可幻化出一座座高耸的大禹治水的丰碑。

  且看大禹,在渺茫之中,神授之玉简以丈量大地,以神力索治水河图,规划天下河流走向,开三门、通五峡:黄河至马沟峡,一座大山拦阻,河水陡聚,禹王抡起开山神斧,三下把大山劈开三个大口,谓鬼门、神门、人门,日后也就有了三门峡。其中,龙羊峡、青铜峡、八盘峡、刘家峡、李家峡,原先也并非水流通畅的峡谷。禹王治服了大榆谷、小榆谷霸水而居的青、黄二恶龙,把积水导入黄河,而有龙羊峡;黄河水至金城,被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挡住,禹王一掌削去半架石山,石分八滩,黄河水绕八滩山石流过,形成“八盘峡”;古谣说:“禹练十年功,铸斧开青铜”,古时宁夏青铜峡并无峡,只有无边洪水四溢漫流,为害无穷,禹依仙人指点,不畏难辛,爬上华山顶,取回五岳峰顶的宝石,熔铸成一青铜巨斧,斧劈高山,黄河水顺流而下,故而有了青铜峡。其余峡峡也都留有禹王的汗水甚至血迹。禹“娶山”女娇,婚后四日“复往治水”,为打通偃师县东南的辕山,不惜“身化为熊”,为治水,还“三过家门而不入”。因此,人们在甘肃炳灵寺筑起“禹王庙”,刻下“禹王石”,在各地建起禹王祭坛,世世怀念就是很自然的了。


  禹开龙门,也是为人们所称颂的。当初山西河津的龙门山挡住了北来黄河水的去路,龙门山坡北缓南陡,如从中凿开,黄河水会急泄而下南流。山上一洞正可利用,能省去很多工时和力气。但洞为东海龙王之孙小白龙占有,禹以身撞塌小白龙的洞穴,才有了天下闻名的龙门口。如今,三门峡鬼门岛西南临水地方的两个磨盘大的圆坑,人们都认为是当年大禹治水骑神马跨跳黄河所留下的足迹,把三门峡北岸平陆县一条沟里流出的红水,认为是大禹妻给其送饭时红豆汤泼洒所致。
其实,人们所永志不忘的,不只是鲧和禹,还有鲁班、包公、王安石、贾鲁、邓斌、刘统勋,乃至秦始皇、李世民,只要为民除害、助民避灾、为民谋利、为民尽心尽力,哪怕只尽些许微力,人民念念不忘。


  春秋时鲁国之公输般,因用自己的智慧、技能造福人民,以至人们把他视为神匠,建筑工匠将其尊为“祖师”,还把木工所用的曲尺称“鲁班尺”。传说他曾从积石山上赶着一群群猪状马样的石头走入黄河,称“马浮黄河猪浮海,搭梯能上九重天”。他为炳灵寺一千多喇嘛造桥,解除其过河之苦。为给兰州人民在黄河上造桥,他用手劈石条,犹如刀切豆腐。为除去洛阳附近一座山从而挡住黄河支流伊河造成的水灾,他拔出腰间开山斧向山猛劈下去,水从豁口涌出,两边石壁陡立,形成如门气阙。于是,鲁班斧劈伊阙的故事代代相传。还传说,波涛滚滚的黄河水闯出潼关以后被邙山挡住,不得已转弯向东而去,但邙山在大水的浸泡下,从顶到底裂开了一条大缝,若水从中流过,山石一塌,就会大难临头,但一夜之间,鲁班把几十丈高的邙山从上到下箍了三道大铁箍,从而避免了一次不可想像的黄水之灾。


  清官治河,贪官扒堤。大宋包龙图深入民间了解实情,在滑县计铡河防贪官,也是治黄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宋宰相王安石一心为民,从积水沟里长出好庄稼,进而用黄河水放淤造良田的国策,至今仍造福于沿黄百姓。

  明朝管黄河事务的小官贾鲁,在奸臣陷害、卡钱减料的威逼之下,巧用八条船内填土石,两两相连沉入决口,堵口大获成功,皇帝赞赏,百姓称颂。明朝清官邓斌,被贬之后,赴商丘治河,不但与百姓同受苦共患难,且在黄河决口关键之时,跳水找漏,以身堵口,从此留下商丘“邓斌口”。
清雍正进士刘统勋,不但为官清廉,且治黄有方。他实地察看河工,深入群众,学得打桩下石堵决口的好办法,并巧用埽工堵口,智擒下河扒埽的贼人,扫清治河道路。乾隆年间,为堵豫北封丘大决口,刘统勋先讨得皇上“先斩后奏”的圣旨,接着威风八面浩浩荡荡佯装出京,实则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掌握贪官证据,一到工地即处决贪官,奖励功臣,威名大震,贪官三年没能合住的大工口三个月合住了。直到今天,历经二百多年风雨沧桑,大工未再决口,人们怎不怀念刘统勋!


  站在巍巍黄河大堤上,遥想悠悠历史,浪淘尽多少治黄英雄人物,心绪澎湃,不能自已;放眼今天,大河之上小浪底、刘家峡、青铜峡,众多水利工程紧锁蛟龙,内心激动,心潮逐浪,故成此文。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