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

寻访上海里弄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又到了临近毕业的日子,怀旧是难免的情绪。回想两年前也是这个时候,大家忙着找工作、忙着找房子、当然还不忘记忙着颓。那次和谷涛、小鸡一起跑到宝山区某个已经在市区地图上消失的地方去投简历,忙了大半天感谢上帝总算每人投出去一份,郁闷一天回寝室听那段经典的《那年从川大毕业》(还配上辛德勒名单的主题乐,作者绝对人才)。还有一次陪王翔、酋长他们一起找租房,路上遇到个仁兄十分热情邀我和他合租,原因是该老兄社会经验丰富,看一眼就知道我是刚毕业的,住在一起放心(汗)。两年时间过去了,哥几个各自拼事业,有的已经成了家。

我又开始写毕业课题了,因为要查资料的关系老往上海图书馆跑。图书馆的选址非常好(淮海中路),周围环境高雅别致。附近比较显眼的建筑要算是美国驻上海领事馆。这栋1924年完工的西式别墅堪称上海历史建筑的精华。可惜那里封闭森严,围墙外还有十步一岗的解放军,实在是很破坏审美情绪。不远处的衡山路上望得见一片西式别墅群,那里的洋房基本都是欧洲近代的复古风格。但其中有些还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比如:在高安路口能看到其中的一幢小楼的本风格女墙竟然和古希腊爱奥尼风格的石柱搭配得十分和谐。衡山路的尽头有两座紧挨着的英式公寓(就在音乐学院对面,不太张扬),是地地道道的英式排房(Terrace),严谨的灰青色石板瓦、典型英国式的上下推拉窗、甚至门上的投信口好像都和唐宁街(downing street)上的房子一模一样(就是常在新闻里出现的那个布莱尔办公的地方)。隔着复兴西路,排房的斜对面有家阿根廷烤肉馆,餐馆的门口墙上浓墨重彩地画着一个南美人。张扬的卷发披在肩上,背后还背把枪(让人联想起古巴民族英雄切·格瓦拉)。这位老兄坚定而愤怒地瞪着对面的英式排房。想到英国和阿根廷在历史上的瓜葛,这里的风景还是很调侃的。

上海的近代历史造就了很多类似复兴路、衡山路的风景。这些风景大多在卢湾、静安、徐汇等区的交汇地带看得到。它们是老上海遗留的痕迹。因为在当时的上海,这些地区是是租界。小刀会起义一闹,当地的富人几乎全逃到租界避难。而上海旧土地章程有一条特别重要的条款即是:中外居民不得混住。所以在租界里的外国人租房子给中国人是违法的。当时的设计师就为这群有钱的无家可归者设计建造了新房型,它们不同于西式的别墅;又有别于传统中式风格,保留到现在就是“石库门”房子。这样的房子造密了,夹在它们中间的就形成狭小的过道——里弄。里弄是值得寻访的。

这里的生活方式受外来影响,这里的居民来自乡土中国。就像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里提到的那样:他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他们眼见着上一辈人习诵着孔教经书却举旗反抗(追求信仰的人活在那个时代确实不容易,比如王国维吧:好容易接受了自己的辫子却又要剪掉,于是受不了自杀了)。他们被灌输一些科学知识,又被灌输一些耶稣教义,又被灌输一些无神论,又被灌输一些自由恋爱,又来些共产主义,又来些西洋哲学,什么都被灌输一点。他们对外国有着革命情绪;对西方文化又抱有狂热崇拜。他们怀恨又艳羡外国人。这里的人为了寻找自信,于是接受了外国稳健的城市化生活方式:他们同各国商人做生意、看好莱坞电影;同时选择了高明的中国哲学:保留完整的家族制度,崇尚恬澹、知足、乐天的德性。这里曾被称为东方的卡萨布兰卡。如同在电影《卡萨布兰卡》里对当地留下的善良、温馨的印象,我相信曾生活在这里的人是明快、积极的,并且从没失掉中国人幽默的本性。所以老上海的痕迹也是怡情、幽默、值得保有的。

看过几期东方卫视的旅游节目《Getaway》,应该说上海周围确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可惜那苏杭风情、江浙美景对于那些处于起步奋斗事业的人来说还是有点距离的。只能先把江苏的灵性、浙江的山水禅抛到一边去了,再远点的地方如:高山流水、七彩云南、丝绸之路、南疆北疆等都还只能在美好的期待中。远的地方暂时不能去,就在这水泥丛林里寻找一番老上海的痕迹也是桩过瘾的事。于是我啃了两本专题史,翻了几册老地图,再借助网络的力量,摸索了一套旅游上海的方法。应该说一开始是老上海建筑的高雅别致的风格吸引了我;深入地寻访下去发掘出更多那个时代的气息。这种气息曾在酋长的艺术杂志里见到过。不知酋长现在还订不订那本杂志。(酋长当年迷恋艺术和葡萄酒,真够酷的!)编杂志的艺术评论家为老上海的艺术风格做了个专辑,好像叫做“青铜色的怀旧”,名字挺有意思。

在怀旧的季节,畅游那些石库门、外国里弄、复古洋房、犹太教堂……,把正在高楼林立中慢慢消失的老上海痕迹一一数来,把值得保存的风景用心记录,实在是件很爽的事。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