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荆楚文化

荆楚文化

思想言论—兵家必争襄阳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襄阳城雄踞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将州治从汉寿迁至襄阳,使襄阳城由县级治所一跃升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一部分,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唐代襄阳城为山南东道治所,辖区扩及今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明末李自成攻占襄阳城,并在此建立国家政权,自称“新顺王”,改襄阳为襄京。

襄阳城雄踞于汉水之南,与盘峙江北的樊城隔江相望。整个城区微呈方形,城池高大壮观,古朴多姿。它的北面有滔滔汉水作天堑,南面和西南有岘山、真武诸山作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实为汉水之锁钥,江汉之屏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有“铁打的襄阳”之说。

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上有城楼箭垛,蔚为壮观。

与城楼亭阁相映媲美的建筑还有城内的昭明台和谯楼。昭明台又名山南东道楼、钟鼓楼,原位于襄阳城中心,是一座跨街的城门式建筑。据说梁昭明太子生于襄阳,在此楼攻书习文,并广集天下佳作,编纂成巨本文选《昭明文选》而流芳百世,故改名昭明台。

古护城河,也是古城美景之一。它在宋代的平均宽度就在180米以上,最宽处超过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现保存着原样。

古往今来不知有过多少骚人墨客在此留步,写下了许多动人诗篇。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泛舟汉江,怀着对襄阳的深厚感情,写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诗篇《汉江临泛》。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