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闽文化

闽文化

邵武三角戏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流行于闽北邵武、光泽、建宁、泰宁等县市。因其初始仅由生、旦、丑三个角色并用邵武方言演唱而得名,在邵武民间又称“三脚班”。据考,闽北三角戏与江西、浙江农村流行的采茶戏、睦剧等民间小戏有渊源关系。邵武三角戏因独具地方特色而深受群众欢迎,业余剧团遍布农村。60年代后期曾一度衰败, 80年代以来,重新活跃,并改进提高,扩展为生、旦、净、末、丑而行当齐全。近年,邵武民俗馆组织农村业余团队进城演出。闽北三角戏传统剧目不多,内容多反映农村生活和家庭故事,剧中人物多为乡间夫妻、兄妹,本戏有《白扇记》、《大采桑》、《凤凰山》等,小戏有一百多折,主要剧目有《看花》、《雇长工》、《双劝夫》、《卖花线》、《菜刀记》、《怀胜记》、《补缸》、《放牛》、《磨豆腐》、《送郎衣》、《纺棉纱》、《下南京》、《鸣凤进店》、《补背搭》等。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