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秦陇文化

秦陇文化

西夏法制地理—西夏的地理与自然环境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西夏除沙漠戈壁外是多山地区。境内较大的山脉有贺兰山、祁连山、横山及天都山地区。贺兰山又名阿拉善山,大致呈南北走向,延伸二百余公里,东西宽二十至六十公里,海拔一般在二千至三千米之间,主峰达三千五百五十六米。“山有树木青白,望如蛟马,北人呼蛟为贺兰”。西夏时该山“冬夏降雪,有种种林丛,树、]果、芜荑及药草,藏有虎、豹、鹿、獐,挡风蔽众”。生态环境良好,山麓有耐旱灌木与杂草,为良好的天然牧场。祁连山位于河西走廊之南,海拔在四千米以上,终年积雪,山间形成的冰川融合汇聚成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水系,浸灌着河西走廊与流经的沙漠绿洲。“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祁连山分支焉支山,又名删丹山,在甘州山丹“县南五十里,东西一百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
  汉代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西夏时期这里自然植被人相当良好。西夏文《圣立义海》载:“积雪大山(即祁连山),山高,冬夏降雪,雪体不融。南麓化,河水势涨。夏国灌水宜农也。”“焉支土山,冬夏降雪,炎夏不化。民庶灌耕,地冰,大麦、燕麦九月熟,利养羊马,饮马奶酒也。”夏国南境与宋朝以横山为界,东西绵延二百余公里,处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连接处,包括银、夏、绥、宥诸州境。横山为波状起伏的黄土丘陵地形,被许多小河流切割,源于横山的无定河全长四百四十二公里,境内可谷、小平原宜耕宜牧、水草丰美。此外位于西安州(今宁夏海原境)境内的天都山,自然环境良好,“多树种竹,豹、虎、鹿、獐居,云雾不退。谷间泉水,山下灌耕也”。

  夏国境内宜于农耕的富庶之地,主要是腹心地区的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地区的走廊平原。河套平原位于贺兰山、阴山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黄河源于青海高原,百折千回,经由兰州北面进入夏境,由西南向东北流,纵贯夏国境内千余里,两岸形成宽约二百多公里的冲积平原,并分为西套平原与后套平原。西套平原即夏国之兴、灵平原,位于贺兰山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沿黄河流向呈南北延伸,南北长约二百五十公里,东西宽约五十公里,海拔一般在一千一百至一千二百之间。后套平原介于阴山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沿黄河由西向东伸展,长约五百公里。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历代在这里兴修水利、开渠屯垦,使地面沉积了深厚的淤灌层,以致土壤肥沃,成为著名的农耕区。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抵玉门关,东西长达一千三百公里。南面有祁连山山脉和阿尔金山山脉为天然屏障,山脊一般海拔在四千米以上,其北面有形成蒙古高原的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等山环绕,统称“北山”,山势比较低矮,一般在二千米以下,南北两山之间形成一条长约一千多公里,宽约一百公里或数公里不等的狭长地带,即走廊平原。祁连山积雪融水在山间汇成四十多条河流奔流出山,使山坡滋润成为天然牧场。山水潜入地下,在走廊平原形成无数涌泉,与流经北面戈壁的河水共同灌溉着大片绿洲。走廊平原也是夏国重要的宜农宜牧区。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