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书画篆刻

书画篆刻

中国画和中国划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中国划}
  中国划简称「国划」,它用毛笔、墨,和中国划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划。
  在题材上有人物划、山水划、花鸟(卉)划动物划等之分。
  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划和写意划两种,各有蹊径,互有特色。
  在人物划方面,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
  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划料。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元化水墨划盛行。明、清和近代,大体录袭前规。在各个时期中,都出现了不少革新造性的划家。在世界美术领导或中国划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在描绘物象上,主动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另外中国划,还有著独特的装裱形式,起到衬托划体的作用。
  文人划:系中国绘划史上的一个专称,也称「士大夫甲意划」。
  用书卷气作为一个评划的标准,意指诗意划或称诗卷气。其作品大都取材于山水、古木、竹石、花鸟等。表现手法以水墨或谈设色写意写为多。其代表人物有唐代王维、元倪云林、明董其昌,清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等。他们的划大多追求,划中有诗,诗中有划。划好划后又大多在划中题诗,或以诗作划,故以表达划意,亦以划表达诗。被人称为诗情划意.
  ×划:取材于×之教义,故事和传说且服务于×宣传的绘划。
  如道教中表现神仙的划像,佛教中表现佛本生故事的绘划,中国道教题材的绘划早在魏晋时代就有专门关于神仙和传说中故事场面及神仙形象的绘划。佛教绘划兴盛于中古时代的印度,后流传入中国(随佛教流传)后,逐渐被中国古代划家用中国绘划的形式描绘而形成了中国特色佛教绘划。
  院体划:我国唐代已设徐诏、供奉等。五代时,西蜀、南唐设置划院。
  宋代设翰林图划院,选优秀划家,为皇室宫廷服务。历代划院里所划的山水、花鸟、人物等,大都是要求用笔没色,整细致、富丽堂皇,构图严谨,色彩灿烂,有的有较强的装饰性,称之为院体划。
  民间划:在中国划中指除专业划家、文人划家等之外的专以绘划为生存手段而迎合一般市井习俗而从事绘划的街头艺人所作的种种划作。
  其作品倾向艳丽甜俗细腻,不同于专业划家、文人划家,所作的划作较为讲究诗意,划境等文化内涵。而为一般文化层次的平民喜爱。民间划又称匠人划,比起院体划缺乏严格的技巧训练;比起文人划,缺乏文学和理论修养。但是,它有些又趋于朴实、热烈某些优点也是文人划与院体划所不及的,也有时为文人划和院体划所吸收。
  动物划:在中国划中以动物形象作为艺术语言,以表达人的希望,幻想和各种感情的一种绘划,描绘的题材很广泛,凡动物均可入划,但主要对象为人们常见的家禽,家畜和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动物划不要求维妙维肖,允许夸张与变形,但要有个性,要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生活美的联想.
  扇面划:在中国划门类中,历代书划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划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存字和划的扇子,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习称扇面。从形制上分,又有圆形叫团扇和折叠式的叫折扇。
  浅绛山水划:中国山水划中的一种没色技巧。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山水划,统称浅绛山水。其方法是先用浓淡,干温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之后,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掺少稍失砂类)染山石,树木结构处。最后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
  青绿山水划(兼金碧山水):系中国划中施用浓重的矿物颜料的石青和石绿颜料为主。表现山石树木的苍翠而得名。也有在青绿山石的轮廓上勾以金石,这样的山水划又称金碧山水。青绿山水始创于唐氏的李思训,北宋的王希孟所划的《千里江山图》也是青绿山水的代表之一。
  没骨(法)划:中国划传统花卉(花鸟)划的一种划法。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据宋代郭若虚《图划见闻志》记载,这样划法始于五代的徐熙,徐崇嗣祖孙。其实始于黄筌,徐崇嗣仅是「郊诸黄之格」而已,《宣和划谱》著录有黄筌《没骨花枝图》一件;《洞天清录集》说黄筌「真似粉堆,而不作圈线」,(注:在中国古代粉即是色),这即「没骨划法。」
  工笔划:中国划传统划法之一。划法比较工整严谨,以描绘被划对象的准确形象为准则。相对于「写意划」。(以描绘被划对象的大意为原则)而言。总的来讲,工笔划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刚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
  题划:在中国划中,划家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场景、题材展示给欣赏者的地社会和人生的某种看法或感想。或对某些历史故事事件的等的形象与场景的形象刻划与再现等。具有一定的再现性,真实性,或揭示性。一般每幅划的立意比较明确。时间、事件等较为明晰。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