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文学文艺

文学文艺

伏羲伐桐创瑶琴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文秘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在久远的上古时代,有个极乐世界华胥氏国。在这片极乐国土上有位美丽的姑娘叫华胥氏,她性格开朗,生性快乐。
    一天,华胥氏在天空中袅袅娜娜地行走着,来到了东方一个叫作“雷泽”的大沼泽地玩耍。这里的风景十分秀丽,把她迷住了。
    华胥氏乐而忘返。她玩着玩着,忽然看见沼泽边有一只硕大无比的脚印,十分好奇,便抬脚在这个巨大的足印上踩了踩。不料这一踩,她身子马上产生了一股特别奇怪的反应。回到家里,她就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
    伏羲生着人的头、龙的身子,落地就跑,见风就长,一眨眼长成了高大无比的巨人。
    有一天,伏羲问母亲:“我的父亲是谁?”
    华胥氏先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后来便把雷泽边的奇遇讲给了儿子听。
    伏羲听罢,想了想,道:“照这样看,我父亲是雷神爷了?”
    华胥氏迟疑地说:“也许是吧。”
    于是,伏羲带上干粮,找父亲去了。他走了很多路,也找不到能上天的地方。但他并不灰心,继续寻找着。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他来到了都广之野。
    都广之野是地上的乐园,十分富庶美丽。生长在这里的米麦颗粒饱满,做出的饭十分香甜。不仅如此,这里的景色也十分迷人,飞鸟在这里歌唱,走兽在这里甥舞蹈,四季鲜花盛开,香气都能传到天宫里去。忽然有一天,伏羲在这里发现了名叫建木的奇树,一下子惊呆了。只见那树高大笔直,一直插入云端,中午太阳照在树上竟然没有影子。他站在树下放声大喊,四周也没有一点回音。他激动地想,看来这里是天地的中央,沿着这棵树也许能爬到天上找到父亲呢!想到这里,他浑身是劲,顺着建木来到开门,终于找到了雷神。
    天门里出来了很多神仙,祝贺伏羲和雷神父子相见。
    伏羲惊喜若狂,对雷神说:“父亲,你在这儿等着,我回去把母亲背来!”他说着,又顺着建木溜到了地上,飞快地跑回华胥氏国,背着母亲顺着建木爬上了天,来到了雷神跟前。
    就这样,伏羲在天地中央,借助建木这个天梯爬上爬下,给东方乐园带来圣德,所以当了天帝,管理着东方大地。
    伏羲时时察看人间,履行天帝的职责。他看到人们吃生食经常犯病,就取来自然火种,传给地上的人们,改变了人们吃生食、喝腥血的饮食习惯。他看到人间的日常生活有很多事情需要记忆,在环顾了四面八方之后,经过冥思苦想画出了八卦图形,概括出天地万物的各种情况。从此,人们便用伏羲发明的这种符号来记载发生在生活上和自己身边的各种事情,加强对生活的记忆。
    伏羲巡视到江河湖海边,看到人们吃鱼比较困难,便仿照蜘蛛结网的样子,把绳子收起来,编织成一张又一张的鱼网,教会人们去水里捕鱼,改善人们的生活。
    伏羲给人们不断造福。为了给人间的生活增添乐趣和欢乐,他总想创造出美妙的乐器。
    一天,伏羲巡视到西山桐林,只见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纷纷飘落在梧桐树上。顿时,仙乐飘飘,香风习习。继而又见瑞气千条,霞光万道。天空彩屏开处,祥云托着两只美丽的大鸟,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树上,其余诸鸟纷纷飞集在各处树上,朝着两只美丽的大鸟齐鸣。伏羲见到如此奇异现象,忙召来辅佐他的木神句芒问究竟。
    句芒笑着对伏羲道:“这两只最大的鸟,就是凤凰呀!”
    伏羲惊异道:“原来就是凤凰啊!”
    两人正说时,只听见那两只大鸟“即足即足”地叫起来了,旁边的百鸟也都一齐叫了起来,仿佛朝拜一般。
    句芒又指着说道:“这个叫起来声音‘即即即’的是雄鸟,就是凤。那个叫起来声音‘足足足’的,是雌鸟,就是凰。它们有六像:它的头像鸡,它的颔很像燕,它的颈很像鸿,它的尾很像鱼,它的身很像龟。天帝看看,像吗?”
    “果然像。”
    句芒又道:“对凤凰还有一说,头圆像天,目明像日,背偃像月,翼舒像风,足方像地,尾五色俱全像纬,,这也叫做六像。”
    伏羲笑道:“据我看来,这个六像,有点勉强,恐怕因为凤凰是个灵鸟,特地附会出来的,不如前那六个像准实。”
    句芒又道:“它还有五像:头上的文彩,仿佛像德字,翼上的文彩,仿佛像顺字,背上的文彩,仿佛像义字,腹上的文彩,仿佛像信字,胸前的文彩,仿佛像仁字。戴德,拥顺,背义,抱信,履仁,所以说它是五德俱备的灵鸟。”
    伏羲道:“我听说凤凰为百鸟之王,所以百鸟都跟着它,这可信吗?”
    句芒道:“这跟我们跟着天帝一般,十分可信。天帝今日亲眼所见百鸟朝凤凰,那是因为凤凰是中央神鸟,所以它称百鸟之王。”
    伏羲道:“我听说凤凰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它非竹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而今,不仅五星之精下降,而且云托凤凰来朝,此树必是桐林中的神品,堪为雅乐。”
    句芒道:“有其应者,必有其德,天帝所言极是!地上树木林莽千万种,只有梧桐树才能招凤凰。用此种神木作乐器,必历千年而不衰。”
    伏羲听木神这么一说,大喜过望,于是,朝那棵桐树拜道:“皇天降祉,施民以乐。”礼毕之后,他令人砍伐那棵桐树而归。
    伏羲仔细端详着神树,然后按33天之数,将梧桐截为三段。他用手叩上段,其音太清;叩下段,其音太浊;然后取中段叩之,其音清浊相济。
    伏羲大喜,便将中段桐木浸在长流水中,经历了八九七十二个昼夜后,卜得吉日良辰,请来妙手神工造乐器。
    神工不知怎样下手,伏羲便吩咐按周天365度之数将桐木削成三尺六寸五分长,又按四时八节之数,定为后宽四寸,前阔八寸,然后按阴阳两仪之数定下高度,外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内按宫、商、角、徵、羽五音安上五根弦。随后又依百鸟朝凤凰的情景编创了《驾辩》乐曲,供弹唱。每当人间庆贺丰收和节日的时候,人们便用伏羲提供的熟食,用他帮助编织的鱼网,打捞出水里的鱼,烹调出美味佳肴,摆成丰盛的宴席。在宴席当中,大家还要弹奏伏羲发明的乐器,高唱他创造的乐曲,其乐融融,令天神们羡慕不已。
    后来,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宴请天神,为了欢娱,特调来伏羲创造的乐器当场演奏。
    天神们见这乐曲动听,乐器奇特,便依来历将它唤作琴,取当今凤凰为百鸟之王象形之意。因又是第一次在天宫瑶池见到这新物件,便将伏羲所创的乐器称为瑶琴。
    从此,人间便有了古老的乐器——琴。由于它是东方天帝伏羲创造的,故而中国的琴艺举世瞩目,历千年而不衰。
    少昊弄音传神话
    天上有位聪明美丽的仙女叫皇娥。她每天在天宫中用七彩天丝织布,常常驻织到深夜也不知疲倦。有时为了轻松一下,她便乘着木筏,荡漾在浩瀚的银河中自娱。
    这一天,皇娥又乘木筏,沿着银河溯流而上,最后来到西海边的穷桑树下,把木筏停下。此树高达万丈,枝繁叶茂。据说,一万年才结一次果,吃了这种果实,寿命比天还高。
    皇娥正在穷桑树下遐想时,忽然看见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从天上徐徐而降。她好奇地打量着小伙子,见小伙子面如满月,眼如晨星,浑身上下隐隐发着光亮,十分潇洒,禁不住看得呆了。
    小伙子飘逸地不到皇娥跟前,深施一礼,道:“皇娥仙女你好!我是白帝的儿子,愿和你交个朋友。”
    皇娥惊奇地道:“啊,你就是启明星?也叫金星?”
    小伙子微笑道:“对,我就是启明星,也叫金星。”
    皇娥高兴地笑道:“启明星原来就是你!我常常坐在这里,仰望东方天空的启明星,心里说,这颗星多亮、多美、多勤快呀,每天都把白天带给人间。”她说到这里,耳热心跳,连忙收住话头,羞红了脸。
    启明星的脸微微一红,动情地说:“我也是这样!我升到天空时,常常第一眼就看到你,觉得你太美丽了。我向别的星一打听,才知道你就是心灵手巧的皇娥。你织的七锦和你自已一样美。我每天夜里都听到你的织布声,悦耳动听的声音使我夜不能寐。每日早上,我都盼你出现在银河边。”启明星一囗气敞露了心扉,发觉自已太激动了,连忙收住了话头,红着脸不好意思的看着皇娥。
    皇娥害羞地低下了头,双手拂弄着垂下的黑发,掩饰着心房的狂跳。
    启明星微笑着,将手一伸,召来了一把银光闪闪的琴。他双手抱琴,依着穷桑树,弹奏出美妙的乐曲。
    皇娥立刻被这琴声给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跟着启明星的乐曲轻轻地唱起了歌。
    启明星的琴声在情切切地向皇娥倾吐着爱。
    皇娥的歌声也在意绵绵地向启明星诉说着倾慕之情。
    歌声、琴音婉转悠扬,吸引的鱼儿成群结队地浮游在水面上,激动得花儿竞相开放。凤凰飞来了,在空中翩翩起舞。百灵鸟飞来了,放开歌喉为皇娥和启明星伴唱。他们的心越贴越近,双双走上了木筏,并用桂树的树条做筏桅,用芳香的薰草拴在桂树树头上当做旌旗,还刻了一只叫玉鸠的鸟,摆放在桅顶,以辨别方向。
    木筏在银河里飘荡。
    高明星弹响了手中的琴弦。
    皇娥伴着悠扬缠绵的琴声,情不自禁地吟唱。
    美妙的琴声和优美的歌声融为一体。
    皇娥和启明星依偎在一起,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中。
    鱼儿撒欢追逐在木筏旁边,凤凰在幸福情侣的欢笑中飞翔。
    皇娥和启明星就这样尽兴地漂游着,不久,他们的爱情结晶——儿子少昊诞生了。
    少昊在父母精心培育下,具有神奇的禀赋和超凡的本领。他长大成人后,便来到东方海外建立少昊国。并别出心栽地以鸟为官,使东方这个百鸟之国秩序井然,充满着和平祥瑞之气,百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生活得既快乐又美满。百鸟们无不感激少昊的慈爱和德政,无不佩服少昊的智慧和才华。
    少昊见百鸟之国到处呈现繁荣向上的景象,十分欣慰。他为了百鸟之国更加兴旺发达,便请来年幼聪敏、很有才干的侄儿颛顼帮助料理朝政。
    颛顼不负众望,干得很出色,深得叔父的赏识。
    少昊见侄子常常累得嫩脸上挂着汗珠,于心不忍,就将父亲传下来的那张琴搬出来,手把手教颛顼弹奏,以便使侄子提神和娱乐。
    颛顼聪慧好学,很快就成为抚琴高手。他的精湛琴艺,赢得了百鸟的齐声喝彩,自然而然地超过了叔父少昊。
    几年后,颛顼长大成人,便要回到自已的国家。
    颛顼一离开,少昊便觉得空荡荡的。原来,百鸟散朝后还能听到侄子的琴声,如今,人走琴封,心里别提有多寂寞了。每当看到那琴,只能给他增添思念和烦恼。他觉得物在人已去,离愁难消。于是,他便拿起琴扔进了东海。
    从此,每当更深夜静、月朗星稀的时候,那平静的海面便飘荡着婉转悠扬、凄凄切切的琴声。
    这海波琴音给东海增添了美丽神奇的色彩,也为少昊送去了几分宽慰。致使很多年以后,有人乘船从这里经过,竟被这海波之音感动得肝肠才断,成为美丽的神话。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