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中国风情>>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布朗族奇风异俗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布朗族以大米为主食,吃饭用于抓,不用筷著。菜蔬多种在旱稻地边,有白菜、番茄、辣椒、韭菜和各种瓜豆类。此外,还采集多种野生植物,捕捉野兽和水生动物如螃蟹、小鱼等为食。烹调方法除煮、炒、腌外,还喜欢烧烤食物,如将山老鼠肉、斑鸠肉、鱼等用芭蕉叶包份放在红灰中烧熟,或在火上烤熟吃。布朗族特别好吃酸味东西,如酸猪肉、酸鱼、酸笋等。在喜庆节日,常用生鱼肉、生牛肉剁成酱,再拌上盐、大蒜、香菜等佐料招待客人。抽草烟是普遍的嗜好,妇女和儿童也不例外。妇女特爱嚼槟榔,嚼时和以石灰、草烟,吐出的口水变成红色,日久牙齿亦变成黑色,据说这样的牙齿最美而牢固。

布朗族居住的村寨一种叫“拥”,一种叫“邦”。拥有邦的区别主要在于建寨时是否举行过建寨的仪式。按照古老的传统习惯,建立村寨必须举行仪式。建寨之前不仅要认真挑选寨址,而且还要通过占卜选择位置。寨址确定之后,便举行建寨仪式。仪式由寨主或佛爷主持,群众按照他们的指点,用手指般粗细的茅草绳下白线先把寨子的范围围起来,并在中间打上许多木桩,用白线拴着木桩连结成网。寨主与佛爷围着木桩念经、滴水。村寨的成员跟在后面跳建寨舞,并把转寨子的草绳头尾拉在一起串连起来,表示大家齐心合力,愿意团团结结地居住在这个地方。草绳连结起来后,首先建立四道寨门。正门,布朗话叫“都永”,即寨门,其余三道门叫“巴都水”或“巴都膝”,即通向山野的门。每道门叫“巴都水”或“巴都膝”,即通向山野的门。每道门旁都要打上两木桩,象征守寨门的神,布朗话叫它“肯永”或“肯曼”。这个把寨子围在门内的仪式,布朗话叫“乘脱”。举行过乘仪式之后,人们才在寨圈范围内破土盖房。这样建立起来的村寨叫“拥”。那些未举行仪式便草草建盖住房的村子,布朗人一般不叫“拥”,而是叫“邦”。“邦”的含义是棚房。地棚、田棚、凉棚,布朗族都统称为邦。被称为邦的村寨在人们的心目中并非村寨,而只是暂时歇脚或居住的棚房。布朗族选择寨址的主要条件是要方便种地。因此大多数布朗村寨都建在大山坡上,只有少数村寨建在靠近河的河谷地上。传说从前布朗族极怕水鬼,所以山寨一般都距水源较远,吃水大多困难。解放以后,布朗族不少村民都从深山里迁出来,选择临近的泉水的河谷居住,打破了过去那种避居深山的老习惯。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