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史部>> 编年类

编年类

后汉纪校注附录三:历代着录及杂论

繁体中文】  作者:(晋)袁宏撰 周天游校注   发布:2013年07月08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隋书经籍志(唐魏征等撰):
  后汉纪三十卷,袁彦伯撰。
  旧唐书经籍志(后晋刘昫撰):
  后汉纪三十卷,袁宏撰。
  新唐书艺文志(宋欧阳修等撰):
  袁宏后汉纪三十卷。
  崇文总目(宋王尧臣等编):
  后汉纪三十卷,袁彦伯撰。
  遂初堂书目(宋尤袤撰):
  袁宏后汉纪。
  通志艺文略(宋郑樵撰):
  后汉纪三十卷,袁宏撰。
  宋史艺文志(元脱脱等撰):
  袁宏后汉纪三十卷。
  文渊阁书目(明杨士奇等编):
  袁宏后汉纪一部六册,阙。
  ●竹堂书目(明叶盛撰):
  袁宏后汉纪五册。
  世善堂藏书目录(明陈第编):
  袁宏后汉纪三十卷。
  绛云楼书目(清钱谦益撰):
  袁宏汉纪。陈景云注曰:三十卷。晋末人,桓宣武幕客。
  述古堂藏书目录(清钱曾撰):
  袁宏后汉纪三十卷,十本。
  季沧苇藏书目(清季振宜撰):
  后汉纪三十卷(列宋元杂版书目)。
  文瑞楼藏书目录(清金星轺撰):
  后汉纪三十卷,晋袁宏撰。
  孙氏祠堂书目(清孙星衍撰):
  后汉纪三十卷,晋袁宏撰。一明刊本,一蒋国祥刊本。
  书目答问(清张之洞撰):
  后汉纪三十卷,晋袁宏撰。
  带经堂书目(清陈征芝撰):
  两汉纪六十卷,明万历刊本,先大父照宋本校。后汉纪,晋袁宏撰。
  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清邵懿辰撰,邵章续录):
  后汉纪三十卷,晋袁宏撰。
  续录:明朱大韶有宋本袁宏纪,相传以美婢易于吴门故家。傅沅叔曾借得卢抱经校本,过录于汉魏丛书本,补正极多,有脱至二叶者。惜校本仅存下册。
  史通(唐刘知几撰):
  六家篇曰:为纪传者则规模班马,创编年者则议拟荀袁。
  论赞篇曰: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谷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扬雄曰撰,刘昺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所号。史官所撰,通称史臣。其名万殊,其义一揆。必取便于时者,则总归论赞焉。又曰:必寻其得失,考其异同,子长淡泊无味,承祚□缓不切,贤才间出,隔世同科。孟坚辞惟温雅,理多惬当。其尤美者,有典诰之风,翩翩奕奕,良可咏也。仲豫义理虽长,失在繁富。自兹以降,流宕忘返,大抵皆华多于实,理少于文,鼓其雄辞,夸其俪事。必择其善者,则干宝、范晔、裴子野是其最也,沈约、臧荣绪、萧子显抑其次也,孙安国都无足采,习凿齿时有可观。若袁彦伯之务饰玄言,谢灵运之虚张高论,玉卮无当,曾何足云!王劭志在简直,言兼鄙野,苟得其理,遂忘其文。观过知仁,斯之谓矣。
  古今正史篇曰:至宋宣城太守范晔,乃广集学徒,穷览旧籍,删烦补略,作后汉书,凡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合为百篇。会晔以罪被收,其十志亦未成而死。先是,晋东阳太守袁宏抄撮汉氏后书,依荀悦体,着后汉纪三十篇。世言汉中兴史者,唯范、袁二家而已。
  困学纪闻(宋王应麟撰):
  鲁丕对策,见袁宏纪,而范史不载。
  郡斋读书志(宋晁公武撰):
  袁宏后汉纪三十卷。宏在晋末为一时文宗,性强直,虽为桓温礼遇,每不阿屈。以东京史籍不伦,谢承、司马彪之徒错谬同异,无所取正,惟张璠纪差详,因参摭记传以损益之,比诸家号为精密。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撰):
  后汉纪三十卷,晋东阳太守阳夏袁宏彦伯撰。以后汉书烦秽杂乱,撰集为此记。
  文献通考经籍考(元马端临撰):
  后汉纪三十卷。晁氏曰:袁宏彦伯撰。宏在晋末为一时文宗,以东京史籍不伦。谢承、司马彪之徒错谬同异,无所取正,唯张璠汉纪差详,因参摭记传以损益之。比诸家号为精密。陈氏曰:宏以后汉书烦秽杂乱,撰集为此记。
  少室山房笔丛(明胡应麟撰):
  编年昉自春秋、荀悦、袁宏浸盛,至李焘长编一千六十三卷极矣。
  群书考索(明章如愚编):
  袁纪之失,固亦不少,薛包安帝时人也,乃载于章帝纪;顺帝之元无所谓元嘉,而袁纪顺帝之末岁乃以元嘉纪号。司马公尝駮其失也。其有补于汉事者,亦间有之,郑弘谏答乌孙之议,并言窦宪之恶,今于袁纪有考焉,而范史未之闻也。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
  后汉纪三十卷,晋袁宏撰。宏字彦伯,阳夏人。太元初官至东阳太守。事迹具晋书文苑传。是书前有宏自序,称“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聊以暇日,撰集为后汉纪。其所缀会汉纪(原注:案此汉纪,盖指荀悦之书涉及东汉初事者,非张璠书也。)、谢承书、司马彪书、华峤书、谢沈书、汉山阳公记、汉灵献起居注、汉名臣奏,旁及诸郡耆旧先贤传,凡数百卷。前史阙略,多不次序,错缪同异,谁使正之?经营八年,疲而不能定。颇有传者,始见张璠所撰书,其言汉末之事差详,故复探而益之”云云。盖大致以汉纪为准也。案隋志载璠书三十卷,今已散佚,惟三国志注及后汉书注间引数条,今取与此书互勘,璠记所有,此书往往不载,其载者亦多点窜,互有详略。如璠纪称“卢芳,安定人,属国夷数十畔在参蛮,芳从之,诈姓刘氏”。此书则作“刘芳,安定三川人,本姓卢氏。王莽末,天下咸思汉,芳由是诈称武帝后,变姓名为刘文伯。及莽败,芳与三川属国羌胡起兵北边”。以及朱穆论梁冀池中舟覆,吴佑谏父写书事,皆较璠纪为详。书纪称“明德马皇后不喜出游,未尝临御窗牖”。此书则作“
  性不喜出入游观”。璠纪称“杨秉尝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天下以为名公”。此书删下一句。又如序王龚与薛勤丧妻事,璠纪先叙龚而追叙勤,此书则先叙勤而叙后龚。叙吕布兵败,劝王允同逃事,璠纪叙在长安陷时,此书追叙于后。亦颇有所移置,而核其文义,皆此书为长。其体例虽仿荀悦书,而悦书因班固旧文,翦裁联络,此书则抉择去取,自出鉴裁,抑又难于悦矣。刘知几史通正史篇称“世言汉中兴作史者,惟袁范二家”,以配蔚宗,要非溢美也。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撰):
  晋东阳太守袁宏后汉纪三十卷。其着述体例及论断,全仿荀悦汉纪为之。但悦书在班之后,全取班书,宜也。宏书则在范之前,亦皆范书所有,范所无者甚少,何邪?宏自序云:“予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为后汉纪。其所缀会谢承书、司马彪书、华峤书、谢忱书、汉山阳公记、汉灵献起居注、汉名臣奏,旁及诸郡耆旧先贤传,凡数百卷。前史阙略,多不次叙,错谬同异,谁使正之?经营八年,疲而不能定。始见张璠所撰书,其言汉末事差详,故复探而益之。”据此则宏所采者亦云博矣,乃竟少有出范书外者,然则诸精书实之语,范氏摭拾已尽。谢忱当作谢沈。晋书第八十三卷沈传云:“字行思,会稽山阴人。博学多识,会稽内史何充引为参军,以母老去职。康帝即位,以太学博士征,母忧去职。服阙,除尚书度支郎,迁着作郎,撰晋书三十余卷。卒年五十二。沈先着后汉书百卷”是也。又九十二卷文苑传云:“袁宏字彦伯,侍中猷孙。父勖,临汝令。宏为安西将军豫州刺史谢尚参军,迁大司马桓温府记室,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太元初,卒于东阳,年四十九。撰后汉纪三十卷。”文选第四十七卷录其三国名臣序赞,李善注引檀道鸾晋阳春秋云“陈郡人,为东郡守”。阳字当在东字之下,传写误耳。太元是孝武帝号,上距康帝即位初约二十余年,则谢沈书在袁宏之前,故宏得引之。
  郑堂读书记(清周中孚撰):
  后汉纪三十卷,晋袁宏撰。(原注:宏,字彦伯,阳夏人。孝武帝太元初,官至东阳太守。)四库全书着录。隋志、新旧唐志、读书志、书录解题、通考,宋志俱载之。其着述体例及论断,全仿荀氏前汉纪为之。但荀纪在班之后,全取班书,宜也。此书在范之前,然亦皆范书所有,范书所无有甚少,何耶?其自序云:“余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为后汉纪。其所缀会谢承书、司马彪书、华峤书、谢沈书、汉山阳公记、汉灵献起居注、汉名臣奏,旁及诸郡耆旧先贤传,凡数百卷。前史阙略,多不次叙,错谬同异,谁使正之?经营八年,疲而不能定。颇有传者,始见张璠所撰书,其言汉末之事差详,故复采而益之。”据此则彦伯所采者,亦云博矣,乃竟少有出范书外者,然则诸书精实之语范书摭拾已尽,二书固当并行。史通正史篇,亦谓“世定汉中兴史者,唯范袁二家而已”。按范书献纪末云:“明年,刘备称帝于蜀。孙权亦自王于吴,于是天下遂三分矣。”所以收束上文,最为完密。袁纪止缀一句,云“明年,刘备自立为天子 ”,此则不及范处。总之,后来者居上也。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