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献经典>> 子部>> 道家类

道家类

老子本义右第五十六章

繁体中文】  作者:(清)魏源   发布:2016年06月01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傅奕我作吾。又无道字。}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一本无也夫二字。○此章字句皆从王弼本。若他本皆以圣人字在欲上民之上。是所以言圣人者不无语弊也。或作以其言下之。以其身后之。是因上文以其善下之句法而误也。或四民字并作人。则是物我相较而非君民相临之定分也。或作居前而人不能害。是与下文莫能与争之意相复。此二句傅奕作处之上处之前。河上作处民上处民前。亦皆不若弼本之协。}
  {{惟下乃大。老氏宗旨也。天丁归往之谓王。百川归会之谓海。人知王之至尊。而不知所以尊者。由其至大。所以能成其大者。由其能下而无不容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使天下忘其上且先。而争乐推之使上。推之使先。斯道也可谓大矣。而天下顾谓其舆常情不相肖似。夫大则不肖。肖则不大。江海肯乎百川。岂复成其爲江海。王者之道而肖乎一物。尚何以爲天下王哉。上章言与物相反。乃所以爲顺。此章言与俗不相似。乃所以爲大。盖一意也。金人铭云。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衆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扬雄所谓自下者人高之。自后者人先之。董思靖所谓德下之则位上矣。德后之则身先矣。苏子由所谓有道者未尝欲上人先人也。但旣下之后之。则其道不得不上且先耳。皆得老氏之意矣。○吕氏惠卿曰。有天下者。以位言之。则固上乎人也。然以孤寡不谷爲称。而受国之垢与不祥。是何其言之下乎。论其序则固先乎人也。然迫而后动。感而后应。不得已而后起。是何其身之后乎。夫如是则处上而人以戴之爲轻矣。居前而人以从之爲利矣。上下相忘。此天下所以乐推而不厌。盖吾之所取者。非民之所争也。无爲之爲。天下且不见其朕。而谓之不肖。况孰与之争乎。}}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