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励志创业>> 运动健康

运动健康

灾害中自救互救小常识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1年12月20日   阅读:


    皮肤破损出血、颈髓损伤、锐器插入体内、严重挤压伤等是灾害发生时的常见损伤类型,掌握科学的自救呼救知识对于生命的延续而等待救援很重要。
    出血:皮肤少量出血,可用消毒纱布(如无消毒纱布,则应就地取材,选用毛巾、布带等柔韧的类纱布物)压迫止血后包扎。喷射状出血,说明动脉破裂,应用钳夹血管止血。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可在出血伤口上端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手指或手掌将血管压迫在所在部位的骨头上止血。四肢出血,一般可用止血带或毛巾、手绢等扎在近心端,每扎1小时放松2分钟。出血过多或休克者,应先在现场输血和补液后转送医院。
    口诀:小出血,不可怕,可包扎;大出血,先压迫,再结扎;休克者,先输血,再转运。
    颈髓损伤:颈后锐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等症,提示伤员颈髓受伤。对这类伤员应倍加小心。急救关键是立即用颈托,一时无颈托,可临时用敷料、硬板纸或塑料板做成颈圈固定其颈部,千万不能让头颈左右前后摆动。
    口诀:颈髓伤,必固定,勿摆动。
    锐器插入体内:切勿拔出。锐器插入体内后,肯定刺破了局部血管、神经和肌肉,这时锐器正好嵌在创口内,起到了临时“止血”作用。如将锐器拔掉,则创口立即暴露,可引起出血,如出血不止,很可能导致出血性休克;拔出锐器,细菌也会趁机进入创口而引起感染。正确的处理是,先将两块棉垫置于锐器两侧,尽量使锐器不易摇动,然后用绷带绕肢体将棉垫包扎固定。这样,运输伤员时,锐器一般不会脱落出伤口。
    口诀:见锐器,不可拔,易出血,易感染;先固定,免摇晃,防脱落,尽快转。
    严重挤压伤:伤员被重物挤压引起肢体肿胀或青紫时,切勿在患处按摩、热敷、结扎,以免局部产生的肌红蛋白和毒素吸收到血液而引起肾功能衰竭。正确的做法是在患处用冷毛巾或冰块湿敷降温,尽量减少其吸收。
    口诀:挤压伤,勿按摩,勿热敷,应冷敷,防肾衰。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