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序选脩>> 十万疑问>> 生活科普

生活科普

京剧为何又叫皮黄?

以稿换稿】  作者:李莉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皮黄”又做“皮簧”,是西皮和二黄(簧)的合称,它们是京剧的两大主要声腔,所以早年的京剧也被称为“皮黄”或“皮簧”戏。《中国京剧史》中介绍了徽戏和汉戏的声腔对京剧的形成影响很大。自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开始,以向乾隆皇帝祝寿为名,先后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来到北京演出,史称“四大徽班”,先后到京的汉戏艺人多搭徽班演唱。二黄(簧)是徽戏的主要声腔之一,而汉戏声腔以西皮和汉戏二黄(簧)为主。随着徽戏、汉戏进京演出,使得西皮、二黄(簧)声腔进一步融合,形成京剧丰富的旋律和完整的板式。
   

【来源:整理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