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方式需改进
【以稿换稿 】 作者:万军 发布:2016年06月29日 阅读: 次
当前,各地在深入查摆“四风”问题、对照检查中往往都有这样一条: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领导干部感慨,虽然也经常下基层调研,但多是浮在面上听听汇报,走马观花看看“盆景”,接触的也多是基层党政干部和先进典型,和普通群众拉家常、说心里话的机会比较少。再加上随行车队声势浩大、“长枪短炮”林立,不要说现场的群众说不出话来,就连自己也常常在镁光灯下忘记了调研的目的,陷入到程式化的接见群众套路之中去了。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在整改中都专门对加强到基层调研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办法。如有的地方搞“调研周”,规定每月安排一周的时间集中到基层调研;有的地方规定,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必须撰写调研报告,必须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成果还要统计上报,等等。不少制度办法出台的初衷很好,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如果不注意从实际出发,过于注重形式上的统一、数字上的好看,很容易导致调研的扎堆化、表面化,看似扎扎实实、热热闹闹,实际上很容易加重基层的负担,成为新的形式主义,背离了加强调研工作的初衷。
调研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基层的最新变化、一手资料,深入、唯实是其核心要求,具体做法都是手段。今天,尽管我们深入基层、掌握实情的目标没有变,但是时代变了、环境变了,群众的构成也变了,要求我们下基层调研的方式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调查研究不走形式、取得实效。
多搞“小分队”,少搞“大部队”。调研中最怕的就是“一窝蜂”“大呼隆”,浩浩荡荡,大队人马,人未到,声已闻。这样的调研往往热闹有余、成效不足、劳而无功。应该提倡轻车简从,组成精干的小分队,尽量不惊动媒体,减少地方陪同,一竿子插到群众中间,用行动消除距离,用脚步丈量民情,这样容易听到真话、查到实情。
多搞“蹲点式”,少搞“蜻蜓式”。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满足于来过了、看到了,迷迷糊糊、一知半解,是调研工作的大忌。最好的调研是围绕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棘手难题,组成精干的小分队,到有代表性的地方去蹲上十天一月,真正把情况摸清楚,在解剖“麻雀”中和群众一起探讨破解之道,这是最容易出成果的调研方式。
多搞“嵌入式”,少搞“两张皮”。就是把调研有机地嵌入工作之中,而不是机械地在日常工作之外再安排调研。调研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工作,除了到基层之外,采取召开座谈会、发征求意见函、个别沟通等方式,及时征求各方面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建议,这本身也是调查研究的一种有效形式。
多搞“借力式”,少搞“单一式”。当前,各个单位都重视调研,都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但往往基层有代表性的点是有限的,许多调研难免交叉重复。要从实际效果出发,对于别人已经去过、调研过,已经有了很成熟的调研成果的地方,就可以不去或少去。多学习、借鉴别人的前期成果,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人大政协的时间比较宽裕,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研究比较系统,党委政府完全可以多倚重、多借鉴他们的调研成果,直接为决策服务。
其实,领导干部本身也来自群众、生活在群众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我们放下架子、走出圈子、迈开步子,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做调研。调研不仅是一种工作手段,更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要了解困难群众生活,不一定要深入山区农村,在一些大中城市光鲜亮丽的繁华街区背后,就有低矮拥挤的平房区、胡同区,一些地方的城乡结合部环境脏乱、管理混乱,大量外来劳动力和城市普通群众就蜗居在这里,只要到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就十分明了。要了解交通拥堵,不妨自己挤挤地铁、坐坐公交,和出租车司机侃侃大山;要了解看病难、看病贵,不妨自己排排队挂个号;平时多和老家的亲戚、儿时的玩伴、大学的同学联系联系,往往能听到开会难得听到的刺耳真话。这种生活式的调研,真实自然,一样可以掌握许多宝贵的一手资料。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它是反映干部工作水平的“温度计”,也是检验干部宗旨意识的“试金石”。只有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只下真功夫,不搞花架子,才能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歪风,真正加强与改进调查研究工作,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学习时报
【来源:学习时报】
- 上一篇:调研写作“五两”谈
- 下一篇:调查研究应掌握“三忌三要”艺术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