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政务性工作>>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贵在“四得”

以稿换稿 】  作者:关玉国   发布:2016年06月29日   阅读: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讲话中强调,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再次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回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要求加强和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我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方式,也是保证科学决策、实现正确领导的基本条件,更是我们干好工作、执政为民的谋事之道、成事之基。领导干部如何发挥调查研究的重要作用,推动工作不断前进笔者认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贵在坚持“四得”。

一、下得去。就是能够心在基层,情系群众,做到不浮在面上迎来送往,不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能够从办公室真正走到基层,深入一线,贴近实际,这是开展调研的基础。下得去,必须做到三点:首先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基层调研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围绕“一心一意想办事、兢兢业业办实事、千方百计办好事、竭尽全力办大事”的目标,做到真心实意爱民,强化服务便民,发展经济富民,廉洁勤政为民,稳定社会安民。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要学会“弹钢琴”,有效运筹时间,科学安排工作,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少一点迎来送往,少一点酒乐牌场,腾出时间和精力,经常下去看一看,深入基层搞调研,真心实意办实事。其次要对群众满腔真情。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朋友,充分尊重他们,这是我们下得去的感情基础。要从办公室走出来,把架子放下来,和群众坐到一个板凳上,聊聊他们关心的问题,找准沟通思想的连接点,用真情感化群众,以爱人换人爱,以敬人换人敬,以诚心换真心。第三要心中时刻装着群众。要把群众疾苦时刻放在心上,真正把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诚地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切实放下“官”架子,扑下身子为群众出点子、办实事、解忧难、谋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调研下得去,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才能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从而通过调研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蹲得住。就是能够克服形式主义和浮漂作风,真正沉在基层,扎根基层,有求真作风,有忘我精神,能够在基层调研时埋头苦干,不走形式,这是我党对作风建设的要求。蹲得住必须做到“三戒”:一戒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则无法在学习上孜孜以求,在作风上务实求真,在工作上埋头苦干,无法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更无法安心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掌握实情,进而破解复杂矛盾。要在调研过程中蹲得住,就必须坚决克服性格浮躁、情绪不稳、头脑不冷静等心理异常;坚决克服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沉不下去的品质缺陷;坚决克服上午坐着四轮转、中午围着餐桌转、晚上撵着牌场转的不良习气。二戒“走马观花”。迫于无奈才到基层转一转,到一线看一看,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为形式而被动地调研。或者放不下架子,不愿当学生,隔着玻璃看,围着干部转,不愿见群众,不愿沉到底,这是领导干部调研之大忌。这种走马观花的调研,其结果听到的是颂歌,看到的是盆景,做的是表面文章,坏的是党群关系,毁的是党的形象。三戒“装点门面”。“装点门面”的调研者似乎也去了该去的地方,甚至是艰苦的地方,但往往是找几个干部听一听,拿几份材料看一看,选几条线路转一转,蹲不住,驻不下,热衷于图个名、留个影、录个像、登个报,只求表面、不讲实质,只求形式、不讲实效。对领导干部来说,这种形式的调研是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坚决摒弃。

三、摸得透。开展调研的目的是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真正吃准基层的情况,掌握群众心态,了解群众所盼,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社情民意,也就是说摸透基层情况,为科学决策服务。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要注重调研的方法与艺术,这是搞好调研的重要条件,对基层情况要了解得全、调查得细、掌握得准,简而言之就是要方方面面摸得透。第一要深入。要想尽千方百计与调研对象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拉近距离,得到认可,这样方能获得实情。我们深入群众中,要主动缩短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把我们当作知心朋友,什么话都愿意讲。要反对前呼后拥的调研方法,这样不仅能体现党的优良作风,而且也易创造出轻松和谐的气氛,在无所拘束的情况下,引导群众就调研的主题进行交流。第二要细润。“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开展调研活动也要像春雨一样,用知心的话语、细致的倾谈,潜移默化,力求给群众润人肺腑、沁人心脾的感觉,那么调研工作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调研时不仅要认真了解调研主题各个方面的细节,向群众细心询问,广泛征求意见,更要注意群众反映的具体细节,因为有可能群众最不经心的一句建议却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第三要耐心。现在调研比较难,因顾虑或情绪等因素,有关部门及人员有可能不配合,甚至还会碰钉子,要养成不急不躁的作风,不能知难而退,要采取迂回等多种办法解决调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四要灵活。调研面对的是方方面面的人,要了解的是具体而复杂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灵活运用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电话采访等多种方法,使调研能够获得大量真实的第一手材料。第五要全面。就是对调查的问题,必须尽可能多的占有材料,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调查对象历史的、现实的、纵向的、横向的等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其所处的环境及相关因素,不可门中窥豹、以偏概全。

四、理得清。就是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要通过归纳、分析、对比、判断、推理认真进行梳理“加工”,努力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讲:“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时,要开动脑筋,科学的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善于运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具体抽象、分类比较、定性定量等方法,从多维角度去思考、分析、把握问题的实质。理得清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有求实精神。要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从基层得到的素材,因为这些材料有些可能是片面的,有些可能是虚假的,只有用客观的态度,辩证的方法正确地分析综合所掌握的全部材料,才能去伪存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制订正确的对策。二是要有发展眼光。在掌握了大量翔实的材料后,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能把问题局限于一个单位、几个人、一类事情,局限于眼前利益或局部利益,要把问题放在立足实际、关注民生的客观现实中去分析思考,要把问题放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大气候和大环境里去分析思考,放在纷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和新趋势下去分析思考,只有这样,调研的成果才有生命力,有推广的价值。三是要有全局意识。在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制定决策时要考虑方方面面,不仅要考虑解决当前的问题,还要考虑对今后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其正面效果,还要考虑可能引起的负面效应;不仅要考虑其可操作性,还要考虑它的科学性。总之,就是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谋得实一些。只有这样,调研才能算是达到了真正目的。

(作者系南阳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 来源:南阳日报)

【来源:南阳日报】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