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政务性工作>> 时政热点

时政热点

新华社论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以稿换稿】  作者: 评论员   来源: 新华社   阅读 次 【    】【收藏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必由之路”深刻总结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昭示的重要认识,系统阐明我国发展具有的五个方面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明确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何以成功、未来怎样继续成功”“发展形势怎么看、今后工作怎么干”等重要问题,也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光明前景。


重磅评论员文章:激荡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激荡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

新华社评论员

“一鼓春雷起九渊,风云万里会中天。”刚刚胜利闭幕的全国两会,激荡民主活力,广泛凝聚共识,开出了精气神、开出了正能量,汇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之力。

春天里的盛会,写下了新一年的奋斗序章,吹响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进军号角。

(一)

年年岁岁“会”相似,岁岁年年“意”不同。

2022年的全国两会,处在新的时代方位上——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又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重要时刻的重要会议,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必由之路”深刻总结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昭示的重要认识,系统阐明我国发展具有的五个方面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明确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何以成功、未来怎样继续成功”“发展形势怎么看、今后工作怎么干”等重要问题,也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光明前景。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 云 飞 渡仍从容。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大势、谋篇布局、拨云见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疑释惑、凝心聚力,带领中国人民朝着既定目标风雨无阻向前进。“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坚定了信心”……正如代表委员在热议中所指出的,今年“两会时间”,再次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实践伟力。

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奋斗历程,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以深厚人民情怀、卓越政治智慧、强烈责任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实践深刻昭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是新时代中国战胜风险挑战、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所在,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近5000名代表委员的坚定共识,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二)

“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推进“双碳”工作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厘清误区,讲明绿色发展要先立后破、循序渐进的道理,引发广泛共鸣。

两会,是观察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组建更多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中心”“用市场化手段做到添绿又生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强一个龙头、连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代表委员纷纷就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提出真知灼见。在思想的碰撞中,发展共识进一步凝聚。

两会,也是读懂中国发展的重要时刻。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亮点纷呈的2021中国发展答卷,再次引发世人对“中国为什么能”的思考。透过“信心”“底气”“坚韧”“活力”等两会高频词,习近平总书记阐明的“五个有利条件”提供了读懂中国奇迹的关键密码。党的坚强领导是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是稳中求进的压舱石,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发展厚植根基,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这是中国发展的底气所在、信心之源。

从中国看世界,更能体会中国发展给全球带来的信心与希望。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发展的成功故事和蓬勃气象,向风云变幻的世界传递着宝贵的确定性——一个文明进步、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的新时代中国为全球发展不断注入正能量,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提供“压舱石”和“推进器”。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两会明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作出各方面工作部署。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一系列稳中求进、务实可行的目标任务,本身就是发展自信心的生动注解。“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发展之路不进则退,唯有迎难而上、奋力登攀,才能跨越重重艰难险阻,书写令世人刮目相看的精彩答卷。中国发展就是这么闯过来的,中国奇迹就是这么干出来的。

(三)

盘点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团结奋斗”是重要关键词。

团结奋斗的力量,来自党心民心的同频共振。2013年至2022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53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听取约400名代表委员的发言,同大家深入互动、共商国是。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注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惦念着老百姓的“急难愁盼”。

湘西十八洞村大龄男青年的“脱单”情况、大凉山“悬崖村”村民的出行问题、青海农牧民的“保健室”、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有力推动下,一件件揪心事正变成舒心事,幸福的笑容绽放在人们脸上。可喜的变化,诠释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之心,见证着“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真挚情怀,汇聚起“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的温暖力量。

团结奋斗的力量,来自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降低生育成本、完善托幼服务体系、建设普惠性养老服务机构、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治理网络暴力……从气氛热烈的审议讨论,到“代表通道”“委员通道”上的坦诚互动,再到凝结着心血和智慧的数千件议案提案,代表委员察民情、听民声、集民智,积极回应社会热点,一系列有含金量的意见建议频频冲上“热搜榜”、刷屏“朋友圈”。

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感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理念的重要体现。在两会的民主殿堂里,政声与民意交融共鸣,“国之大者”与“民之关切”同向聚合,人民的所思所盼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之中,人民当家作主得到广泛真实的体现,民主实践不断巩固团结、深化团结,激发勠力同心、共同奋斗的力量。

2月16日,安徽省合肥市泰山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开学典礼上体验“旱地冰壶”游戏。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视频会议发言时,全国政协委员张敏讲述的“誓词碑”故事感人至深。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四)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全国两会闭幕之际,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不负大好春光,播撒希望的种子,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乘着新时代的东风,一起奔向光明的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众志成城同心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久久为功扎实干,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华社评论员: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评论员

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首次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明新时代更加坚定的重要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历史自信、强烈的责任担当,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指明了方向。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居于“五个必由之路”之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首先就要深刻认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握发展大势、引领时代潮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战胜风险挑战,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更加需要铸牢党的领导这个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党的全面领导基础之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旗帜鲜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根本的就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人民情怀、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面对任何惊涛骇浪都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新华社评论员: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伟大梦想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伟大梦想——二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评论员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引发广泛共鸣。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中国道路”。回溯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一直是中国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功实践中,我们最终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在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奋进,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不断引发世界对“中国为什么能”的追问与思考。实践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宁,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繁荣昌盛。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征程上,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风险与挑战层出不穷,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越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就越要辨明历史方位、把握发展大势,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就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保持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新的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彰显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华社评论员:在团结奋斗中创造历史伟业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在团结奋斗中创造历史伟业——三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评论员

新时代中国为什么成功,我们如何赢得未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辉煌成就的成事之基,汇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顽强奋斗,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拼搏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新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种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实现既定目标,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更加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奋斗合力。

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目标越远大,越要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来抵达;征途越壮阔,越要以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意志来开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鼓足敢于斗争的勇气,锤炼善于斗争的本领,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华社评论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四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评论员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成功之道,为我们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判断经济形势,形成经济社会发展许多重大理论创新,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指挥棒、红绿灯,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无论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还是破解“卡脖子”问题、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无论是推动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还是处理好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关系,都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在攻坚克难、化危为机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开创发展新局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重在真抓实干,将其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持续激发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突出协调这个内生特点;要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要扩大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越走越宽;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彰显共享这一发展的根本目的。

发展之路永无止境,奋斗步伐永不停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踔厉奋发、开拓进取,不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就一定能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新奇迹。


新华社评论员: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五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评论员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为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前进方向。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重要一条是“坚持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管党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实践充分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前进。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历经百年奋斗,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必须清醒认识到,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只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才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在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自觉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将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要不断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要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要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的堤坝,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要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要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使各项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全面从严治党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百年奋斗路,赶考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学习快评丨“五个必由之路”:新时代奋斗的重要经验

中国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明新时代更加坚定的重要认识,深刻揭示了中国答卷背后的成功密码。

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道路,团结奋斗是成事之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发展之道,全面从严治党是强党之本——“五个必由之路”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指明了方向。走好必由之路,创造新的伟业,是对奋斗历史的最好致敬,更是我们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学习快评丨五个有利条件彰显中国底气

发展形势怎么看?今后工作怎么干?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明辨大势、拨云见日,深刻揭示我国发展五个方面的战略性有利条件,为我们应变局、开新局注入强大信心和底气。

党的坚强领导是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是稳中求进的压舱石,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发展厚植根基,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五个有利条件”是读懂中国奇迹的关键密码,更是我们开创未来的科学指引。正视困难不畏惧,坚定信心有干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我们定能牢牢把握历史主动,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向前进。


新华社评论员: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

新华社评论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就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再次作出深入阐述和科学部署,引发会场内外的强烈共鸣。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必须继续巩固拓展。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我国有14亿多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但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仍是紧平衡态势。由于人多地少,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一些地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不可忽视,世纪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也给粮食生产带来不确定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突出底线思维,从战略高度认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落实好“农田必须是良田”,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为稳定保障粮食产能进一步夯实基础。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农业科技创新释放更多生产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确保粮食安全,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凝聚合力。既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做到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又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既要驰而不息制止餐饮浪费,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又要树立大食物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让中国人民的饭碗越端越稳、吃得越来越好。


新华社评论员:铸牢各民族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铸牢各民族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新华社评论员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同人大代表们共商国是。热烈的交流、活跃的气氛、真挚的情谊,展现出“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和睦景象。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这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民族工作在创新发展中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时期,民族地区生产总值以高于全国同期0.9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从如期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的庄严承诺,到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的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族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共同发展,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无论是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还是应对民族复兴进程中民族领域潜在的风险挑战,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都要求我们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只有构筑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才能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各族干部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多做、做深做细做实,反之则坚决不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把各种工作往实里抓、往细里抓,采取有形、有感、有效举措,通过历史文化教育、公共政策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工作,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文化基础。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在新征程上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新华社社评:团结奋斗,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新华社社评:团结奋斗,开创新的历史伟业——热烈祝贺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这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也是一次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的盛会。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全国人大代表不负重托、履职尽责,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汇聚起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智慧和力量。

会议期间,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参加代表团审议,与代表们共商国是、共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用“五个必由之路”深刻阐明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昭示的重要认识,深刻揭示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展现出在新起点上团结带领人民开创未来的坚定历史自信。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等作出新论述、提出新要求,为在新征程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权力,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等;人大代表提出议案487件、建议等约8000件,聚焦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教育改革、医疗服务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人大代表积极担当作为,在“代表通道”回应社会关切、传递民情民意、凝聚发展共识。实践证明,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做好人大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实践启示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各项工作始终,才能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党中央指明的方向发展,确保人大工作沿着党中央确定的道路前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气象新作为。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用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增强立法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认真做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好人大对外工作,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新时代人大工作就一定能再上新台阶,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不断注入正能量。

众智谋事必明,众力举事必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需要亿万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完善人大代表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的处理反馈机制,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察民情、纳民意、聚民智、惠民生,才能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密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激发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最是一年春好处,扬帆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奋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华社社评: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新华社社评: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凝聚团结力量,迈向奋斗征程。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来自34个界别的近2000名全国政协委员聚焦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协商议政,把握大局大势广泛凝聚共识,汇聚起团结奋斗、共创未来的磅礴力量。

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参加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发表重要讲话。从深刻揭示我国发展五个方面的战略性有利条件,到确保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再到关爱困难群众、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握大局大势,回应社会关切,作出科学谋划,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广大政协委员履职尽责提供思想引领,极大增强了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信心和底气。

广大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参政议政,建真言,献良策,鼓干劲,激发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会场讨论时的热烈气氛、“委员通道”上的深入互动、破解热点难点问题的真知灼见、凝结着调研和思考成果的扎实提案……政协委员们求真务实、担当尽责,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果,充分发挥了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生动展现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机活力与显著优势。

2022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认真做好思想引导、汇聚力量、议政建言、服务大局各项工作,人民政协定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守望圆心就能万众一心。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对人民政协来说,党的领导越有力,党的旗帜越鲜明,就越能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越能有效汇聚中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力量。面向未来,人民政协只有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才能更好地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肩负着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历史责任。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更加需要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有效运用制度优势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在勤勉履职中增进团结、合作共事中巩固团结、共同奋斗中深化团结,就能把更多力量汇聚到共襄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之中,推动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关键在于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高质量建言服务高质量发展,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既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群众关切,加强调查研究,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谋长远之举,又持续开展民主监督,聚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助推工作落实;既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又创新协商方式载体,拓展协商深度,不断提高履职质量。

春光无限好,奋进正当时。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团结奋斗,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必将开创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华社社评:踔厉奋发开新局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新华社社评:踔厉奋发开新局——写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之际

春和景明,万物勃发。肩负着亿万人民重托,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好这次大会,对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办成了一系列大事要事,战胜了一系列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年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努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持续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共审议法律草案、决定决议草案71件,通过其中54件,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实效,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不断加强人大自身建设,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作出重要贡献。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越是形势复杂严峻,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历史自信,越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让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只有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谋划、推动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名非天造,必从其实”。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发挥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人大代表人民选,当好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发挥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和优势,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不负人民期待,依法履职尽责,畅所欲言,求真务实,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就能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进一步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来,使履职过程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踔厉奋发开新局,笃行不怠再扬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乘势而上、真抓实干,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新篇章,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新华社社评: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与力量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新华社社评: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与力量——写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之际

乘着浩荡东风,肩负殷殷重托,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次春天的盛会将进一步凝心聚力,吹响团结奋斗的前进号角。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我们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百年党史奋斗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提供了根本遵循。

力量生于团结,辉煌源自奋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精彩的中国答卷,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14亿多中国人民踔厉奋发、顽强拼搏的结果。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一年来,人民政协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各项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认真开展以中共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围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深入协商议政和民主监督,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创新履职形式,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充分展现了胸怀大局、参政为民的使命担当,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和生机活力。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实现既定目标、创造新的辉煌,需要把人心聚得更紧、把共识筑得更牢、把各方面力量更好地汇集起来。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重任在肩、大有可为。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要广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不断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形成最牢固的团结,激发最有力的奋斗。

新征程当有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迈向未来,无论是破解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还是应对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都对人民政协履职尽责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政协只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聚焦“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深入调研议政,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判断上来,把工作重点聚焦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多建务实之言、多献睿智之策、多谋惠民之事、多聚团结之力,一定能为实现党和国家目标任务广泛汇聚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立新功。

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创美好明天。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充满信心,也深知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人民政协必能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