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政务性工作>> 时政热点

时政热点

总书记“两会”上对社会治理发出新指令,政法君雷厉风行大干“四化”!

以稿换稿 】  作者:苏航   发布:2017年03月20日   阅读:

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有一个画面,让很多人难忘——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京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第二十九次全体会议并讲话。)

所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昨日的中央政法委员会第二十九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刻把握当今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在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求实效,努力探索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范式,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下面,长安君就给大家说道说道,孟建柱书记“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这十二字秘诀,对社会治理,乃至我们的生活,到底有多重要——

 

社会治理科学化:努力实现善治目标

孟建柱指出,要按社会治理规律办事,遵循科学的理念、路径、方法,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最优化,努力实现社会善治目标。

《庄子》中有个庖丁的故事,至今为人们熟知。庖丁在屠宰牛时,因为对牛的身体构造了如指掌,专从牛骨之间的缝隙入刀,便游刃有余。一把牛刀使用十九年,仍然锋利如新。

世间万物,无不按照其规律运行。依规律而行,事半功倍,一分付出可收十分效果;背规律而行,南辕北辙,每一次努力反而会成为对目标的损害。因此,科学化,是摆在一切治理者、行动者面前的永恒命题。

庖丁解牛的故事,意义也正在于此。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顺应发展、摸准脉络,才能找到并走出一条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治理之路。

把“社会治理”与“社会善治”有机结合起来,让社会治理效率更高、群众更加满意,已然由“理念”转换成了政法君们的实际工作。

所以,群众口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两个字,便是对政法君的最好评价——

“安心!”

在社会治理中,科学化就是要坚持问题意识,保持目光在起点与方向之间来回穿梭,寻找问题与答案之间的连接点。这需要政法君们在实践中,探索高效的治理之路。科学化,是指导一切治理方法的统领。

 

社会治理精细化:准确高效防控风险

孟建柱指出,要按照精、准、细、严的要求,完善社会治理平台机制、操作规范、技术标准,增强社会治理靶向性、精确性,更加准确高效地防控各类风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个性化、人性化公共服务。

让群众享受公平正义的环境,以及越来越便捷安全的生活,是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更是政法君的当然之举。

“更加准确高效地防控各类风险”。这既包括了“做什么”,又涵盖了“怎么做”,并且两个关键词“准确”和“高效”也点出了防控各类风险的具体要求。

而实际上,政法君在防控风险上一直在前行。

前些天,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公安局副局长买买提江的故事再次成为各家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源于女儿喀依热·买买提江的讲述,当地民警口中的“买局”倒在暴恐袭击中,却换来了被劫持牧民的安全。

政法君正是在用血汗、生命护卫着岁月静好。风险不是没有,但是在迎战而上中,总能看到他们勇往直前的身影。

还有打击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中,及时提醒、及时止付已经让更多人远离了财产损失,避免了更多悲剧的发生;还有北京警方将中心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一个网格内各警种分工协作,形成“巡警管格、交警管线、特警管面、公交管站”的防控格局,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威胁。

这些,也都是政法君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不断提升的一种呈现。

精细化就是要尽最大可能,消除社会治理的不必要模糊之处,从而实现症状一出,病灶立显,为及时有效施治减少管理成本。精细化,是贯彻一切治理方法的基石。

 

社会治理法治化:稳定信心激发活力

孟建柱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善于通过推动社会治理制度化、程序化明确预期、稳定信心、激发活力。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对社会治理来说,缺少了“法治”,也就等于失去了公平和正义。因此,运用法治手段来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上海的春节,不似往年喧嚣,却比往年澄净,原因来源于有效实现的烟花爆竹“零燃放”。事实上,围绕烟花放与禁,每年上海也会面临与各地相同的争议。在挑战面前,上海采取了立法先行,依法治理的实践思路,在修订《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时,上海明确各管理部门职责,为执法部门划定清晰的执法领域和相关责任。

可以说,上海春节期间的天朗气清,是法治化治理的胜利。

当下,社会群体错综融合,利益需求复杂多元。在日益觉醒的公民精神面前,社会治理更需师出有名。这名,就是凝聚了民心民意的法律规范。应当意识到,法律不只是对公权力的制约,也是对公权力行使者的支持与保护。依法治理,就是实现在制定过程中,凝聚在法律规范中的公共利益。社会治理,需要向合法性要正当性。

法治化本身,就是社会治理的过程,将行为可行与否明于典籍,惩恶崇善,就是对不法行为的吓阻,就是治理实践本身。法治化,是构建一切治理方法的框架。

 

社会治理智能化:不断提升“软实力”

孟建柱书记指出,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的高度契合性,把现代科技运用作为社会治理的大战略、大引擎,善于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进治理手段,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软实力”。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冗余”的时代。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我们早餐吃了什么,可以指引食品安全监察的工作重点;我们节假日的出行安排,可以为交管部门规划交通管理提供依据。但如果缺乏有效的利用方法,这些信息除了占用存储空间外,便再无用途。智能化、大数据时代,就是要唤醒沉睡的资源,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安全。

目前,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要求,与社会治理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亟需以为社会治理配装“智脑”的方式,进行破解。在智能化面前,纷繁多样的社会治理信息不再是让人挠头的“天书”,而是清晰可辨的发展趋势。如此,方能有的放矢。智能化,是创新一切治理方法的技术前提。

社会治理不是一道简单的题目,而其承载的国人安全与幸福,国泰民安,还需要政法君们以更高的能力水平来守护。在前行的路上,政法君,还需要继续加油!

【来源:长安剑】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