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政务性工作>> 评阅批改

评阅批改

政府笔杆子解析政府工作报告,告诉你好报告是怎么写成的

以稿换稿】  作者: 高山流水   来源: 老笔头   阅读 次 【    】【收藏

5月22日,在万众期待下,2020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读罢之后,很多笔友大呼: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政府工作报告。

那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咱们一起分析分析。

1、简洁精炼、详略得当的行文技巧

初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人第一印象是“精炼”。我统计了一下,报告全文仅10000字出头,此前各年度的字数都在15000字以上,2018年、2019年更是在20000字以上。应该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一次报告,与邓小平同志主持起草的只有5000多字的1975年政府工作报告相辉映。

通过认真研读分析,我觉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结构简。

近年政府工作报告采用“三段式”的结构较多,通常按照“工作回顾、总体思路、工作部署”三部分架梁立柱;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结构则发生重大变化,突破常规“三段式”套路,改为“拉条子”的形式,不仅大大压缩了篇幅,同时也使重点更为突出。

比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结构,采用“2018年工作回顾;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这样“三段式”的形式;而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结构,则采用“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这种“拉条子”的形式,较之2019年大量节省了篇幅。

二是层次简。

往年政府报告在总结上年成绩后,会陈述主要做了哪些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而今年的报告则没有纳入这部分,只是简明扼要、高度概括地列出上年的成绩,层次非常简洁。

比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成绩后,又从“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活力不断释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动力继续增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良性互动格局加快形成;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8个方面,陈述了所做的工作和采取的措施。

而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只是从“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民生进一步改善”6个方面,总结了2019年的成绩,直接省略了所做的工作和采取的措施,层次明显简化了不少。

三是语言简。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表述,非常简洁明快,通篇几乎一句话一层意思,寥寥数语,直奔主题,干净利落,毫无赘言,使人读来如“吃冰糖葫芦——畅快爽口”。

比如,报告在阐述2019年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时,只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三句话,就非常精准地说清了国际国内形势。

再如,报告在总结经济运行情况时,只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6.1%。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调查失业率在5.3%以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四句话,就言简意赅地陈述了过去一年的成绩。

诸如此类的表述,在报告中随处可见。当然,报告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精简,而是有主有次、详略得当,如同连绵起伏的山脉,既有磅礴主峰又有叠嶂层峦,相互衬托,浑然一体。

比如,报告对2019年工作的回顾非常简明扼要,用笔着墨能简则简,但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则不吝笔墨,通过较长篇幅作以阐述,如同一首交响乐,在浅酌低唱之后,猛然掀起高潮,使人激动,让人感奋。

启示:文以简为贵,短文亦可托举起大主题。拿到文稿写作中来,就是要牢记“简为文章尽境”道理,学会用简明的层次、简洁的文字,把复杂的事情写清楚,把深刻的道理说明白,尽量做到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这需要有精练的笔法、精准的表达、精当的说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须经过长期的艰苦锻炼方能进入此境。当然,文稿的“短”是相对的,是该短则短、能短则短,是主辅相成、详略得当,而不是简单的压缩、随意的删减。这一点必须搞清楚。

2、质朴无华、避虚就实的清新文风

报告给人另一个印象,就是质朴无华、实在具体的清新文风。通读整篇报告后,鲜见工整对仗、刻意排比的标题和句式,语句平实自然、脱尽浮华,毫无铺排雕琢的八股气。更重要的是,报告充分体现了“文由事生、文从事起、文为事用”的公文写作原则,提出的任务和措施都很实在、很具体,既有指导性又有操作性,做到了“句句都有用,事事能落实”。

比如,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部分,报告强调:“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再如,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部分,报告强调:“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

这些措施具有极强的操作性,让人一看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在报告中,此类表述还有很多,让人感到“干货感”十足。

启示:公文重在写事,要求写作者必须有“治事思维”。好的公文应该是内容要实用、句句都有用,提出的政策适用、办法管用、措施实用,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讲清楚“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说通俗点,就是要先琢磨事后琢磨文,而不能本末倒置,忽视对事的研究,只是一味地在形式出新、语言出彩上瞎鼓捣,以致形容词扎推、极致词频出,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这样的话,即使写出的文稿花团锦簇,拿到工作中来却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也就是俗话说的“中看不中用”。

3、通俗易懂、鲜活生动的表达艺术

公文讲究语言庄重,但并不是非得端着架子、板着面孔说话,干巴巴,直棱棱,冷冰冰。让人听得懂、记得住、入得脑,才是王道。正如梁衡先生所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通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除语言通俗易懂、晓畅直白外,还有很多令人眼前一亮的“金句”点缀其中,有如山水之间那些不经意映入眼帘的奇石、怪树、异草,给人以惊喜、以妙趣,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比如:“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不误农时抓春耕。”“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临难不避、实干为要”,等等。

这些话语,浅显易懂,鲜活生动,为严肃的文稿增添了些许花絮,使之更有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启示:语言表达是一门艺术。能用大家看得懂的文字,阐明大家看得懂的道理,还让人觉得深刻,方为大本领。郭沫若先生说过:“写文章的目的是给人家看的,不是给你自己看的,所以不能只有你自己懂,主要是要使人家懂。”就公文写作而已,想让人看得懂,就要说理深入浅出,措辞通俗易懂,切忌用聱牙诘屈的话显示高明,用晦涩难懂的话故作高深。要知道,最生动的语言来源于生活。群众听不懂、看不懂,这样的文稿必定没有生命力。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