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导游词三篇
【小 中 大】【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秘书工作交流群 【加入会员】
篇一:云冈石窟导游词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西约16公里处,从酒店出发需要大约30分钟的时间。
利用这暂短的时间,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开凿的大型石窟,时间约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时期,迄今已有1540年的历史。
它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云冈石窟的开凿比敦煌石窟晚94年,较龙门石窟早35年的时间。
它以建筑规模之大、塑像形体之高、保存之完整,而闻名天下。
又因对研究中国古代史、佛教史和艺术史有极高的价值,享誉国内外。
1961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指名要求参观云冈石窟,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蓬皮杜总统参观了云冈石窟。
我们乘坐的汽车已驶入停车场,大家请按顺序下车,在云冈石窟门前集合。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现在看到的像蜂窝一样排列的许多洞窟,就是云冈石窟。
石窟开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亦称石佛寺。
云冈石窟为什么开凿在武周山?这与武周山这块风水宝地密切相关。
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内山清水秀,可以说是“藏风得水”的好地方。
武周山,又称武周塞,从北魏的旧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到达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经过这里。
武周山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当时人马商队来往频繁,还驻扎了重要的军队,皇帝经常在这里议论国家大事。
武周山成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们在这里遥拜北方,祈 …
【文章共11740字,精选参考范文,仅供学习借鉴】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