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范文>> 应用材料>> 研讨发言

研讨发言

在关于“千万工程”和“某经验”两个重要批示精神循迹溯源现场学习会上的发言

以稿换稿】【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加入会员

大家好,我是原×区旅发局副局长×,大家都叫我老李。
       28年前,因为听到了《×美》这首歌,所以我来了。
       俯瞰×,×就像一只手掌,手腕处即是×南岸。
       还记得我刚来的时候,在今天我们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所在的位置一个叫小梅村的破旧渔村,这里没水没电,渔民的生活环境非常糟糕,在这里,自己一干就是28年。
       当年我们还编了一首歌,“君在×北,我在×南,共饮一湖水,同唱×美。
       ”但是相比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对×的保护开发相对是晚的。
       于是当年,我们在×山庄开了一次“让×不再倾斜”的重要会议。
       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拼命往前跑,向×要资源、要效益,“能生蛋的鸡都是好鸡”。
       正当我们按下经济“快进键”的同时,×沿岸的生态却在不断恶化。
       特别是×边有两家企业,一家造纸厂,一家水泥厂,每天排出几千吨废水,成为扎进当地人心里的一根刺。
       今天月亮酒店的所在地,以前是一个水上乐园,当年生意是想象不到的火爆,但越火爆,游客留下的垃圾就越多,对×的污染就越严重。
       我依然记得,那段时间的×布满蓝藻、臭气熏天,×真的“生病了”,×南岸的××也经历了一段“守着×没水喝”的尴尬历史。
       正在我们举棋不定的时候,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名称替换)来了。
       我依稀记得是2006年8月2日。
       那次来,(名称替换)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护也是贡献”,这是对我们××领导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第二层,××因湖而得名,不像苏州、无锡、常州,都没有“湖”,但是如果××不利用好湖、不开发好湖,××就得换名字了。
       这话其实是对我们的批评和鞭策。
       第三层,继2003 ……

【文章共1354字,范文学习借鉴,请勿直接抄袭】




  • 我要加入会员

  • 我要以稿换稿

  • 我用手机阅读

  • 我要推广赚钱

  • 我要咨询问题


  •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