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范文>> 领导讲话>> 专题党课

专题党课

“三会一课”廉政教育党课

以稿换稿】【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加入会员

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今天为大家上一堂廉政党课,我讲的题目是:有联想,才能知敬畏。
       下面,我就从“一幅对联、一次走访、一个故事、一场遗憾”来产生联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从联想中可以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一幅刻骨铭心的对联,让我受益一辈子。
       这是一幅用石灰与纸浆刷在墙上打底、红色油漆书写在我老家大门上的对联,据父辈讲,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就写上去了,一直伴随我长大,至今刻骨铭心,永远都忘不了。
       这幅对联上联是:“叫公字安家(名称替换)”,下联是:“把私字扫地出门”,横批是:“公私分明”。
       对于这幅对联的含义,我小时候不大理解,只知道公家的东西不能动、不敢动。
       在那个年代,全生产队的粮食都存在我们家的粮仓里,那时对粮食的管理不像现在这么严格,都是直接从晒场到粮仓,根本就没有具体数量,拿一点自己吃完全没问题,尽管当时都饥肠辘辘,但是我们整个家庭都没有这么做。
       所以,从这件事,我就联想到,廉洁意识的培养还得从娃娃抓起,从小时候就要厚植“公”和“私”的概念,小时候的朦胧到长大后的清醒,更能够刻骨铭心。
       很显然,这幅对联讲的就是如何对待“公”与“私”的问题。
       “公”与“私”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理解,“公”与“私”就是“三样东西”:一根针、一杆秤、一把尺。
       “公私”是一根针,扎出灵魂的好坏。
       “公”扎出的灵魂是好灵魂,“私”扎出来的灵魂是坏灵魂。
       “公私”是一杆秤,称出格局的大小。
       “公”称出来的是大格局,“私”称出来的是小格局。
       “公私”是一把尺,量出境界的高低。
       ……

【文章共6068字,范文学习借鉴,请勿直接抄袭】




  • 我要加入会员

  • 我要以稿换稿

  • 我用手机阅读

  • 我要推广赚钱

  • 我要咨询问题


  •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