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隋唐大运河: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隋朝的首都是西都长安、东都洛阳,修运河由扬州出发,先要向西北走,斜穿安徽淮河流域,经河南的东北部,入黄河流域,到达洛阳,此为下半部;然后向东北走,经河北东南部,入海河流域,到涿郡(北京南),此为上半部,合起来整体上走“之”字。
隋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用360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到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重开江南运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2700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这条运河运营了五百多年,历经唐朝、五代、宋朝,到南宋末年,因部分河道淤塞而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京杭大运河。元朝取代金和南宋之后,在北京建都,将大运河南北取直,不再走洛阳、西安,缩短了九百多公里,又运行了七百多年,直至今日。
隋唐大运河衰败于七百年前,那么,它的遗迹今日如何呢?
这是个大问题,值得认真调查研究。
实地考察下来,令人大吃一惊:它还在!并不像人们原来想象的那样完全找不到踪迹。
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河段并入了后来的京杭大运河,主要是一头一尾,如长江以南的江南运河和山东临清以北的永济渠的中北段,都在地表之上,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古邗沟和江南运河至今都呈现水量充足、运输繁忙的景象。有的河段则被废弃,主要是黄河以北的永济渠的上中段。
这次考察的收获之一,是得知废弃的时间下限居然是很近代的事,也就是三十多年前吧。这段河现在叫卫河,河道居然整体都在地表上,很易找着。可悲的是这段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隋唐大运河的上半段,在被废弃之后并没有得到保护,反而成了污水道脏水沟,遭到严重污染,许多地方成了“龙须沟”,惨不忍睹。主要污染源是河南焦作、新乡一带的工业废水和河北省段沿岸的工业和生活垃圾。
据当地老船工和渔民回忆,上世纪70年代水量充足时,卫河一直都有货船通行,由河南鹤壁以北直抵天津,运石运货还通畅无阻。曾几何时,由于公路铁路的兴起,加上水量不足,隋唐大运河北段竟迅速败落,其惨状真是令人痛惜和难以想象。
第三种情况是被埋入了地下。原因是黄河在历史上有若干次大的水患和河道迁移,大运河故道被黄沙淤泥埋在地下。这部分的长度也很长,大体在隋唐大运河下半段,即在河南和安徽境内。这部分在极个别的地段,如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长沟镇,就有一段依然有水的运河故道,长达25公里。除此之外,在绝大部分下半段中,在地表上隋唐大运河故道已荡然无存,什么都找不到了,只能靠考古挖掘来证明它的存在。
好在,隋唐大运河是个客观存在,地下黄土之中实实在在有这么一条又长又宽的大运河遗道,只待去挖掘,去发现。实践证明,这种发现并不难,而且,稍有动作,就有令人惊喜的巨大收获。人们看着那些挖出来的码头、沉船、仓窖、瓷器会大声惊叫:呀!这是一条曾经多么繁荣的大运河啊!
古仓、古佛、古城、古码头、古桥、古瓷器
隋唐大运河的遗址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在地面上,如沿岸的古城、古佛;另一种是在地下,是考古挖掘出来的古桥、古码头、古仓窖和古瓷器。前者中的古城墙,如河南鹤壁市的黎明镇,古佛如鹤壁市大伾山的北魏大佛,这些凤毛麟角的地面运河遗迹之所以能保存至今,是因为所在地势较高,或者根本就在小山上。其余遗迹则全在地下,所有的重大发现都是考古的成果。其中最令人惊奇的首推古粮仓的发现。
古粮仓在洛阳、西安、商丘一带已经发现了七八处。
上世纪70年代,在洛阳市东北市区一个铁路单位的院子里挖出了一口古窖,非常大,口径12米,深10米,是在黄土地下挖凿而成的深坑,里面可以储存粮食。
出土时,这口古仓中真发现了大量粮食,已经半炭化,一层一层的。这口古仓的位置经考古证实是挨着一个漕运码头的,在一条宽逾百米、深12米的河渠旁。可见古粮仓是因运河而建的。
现已探明,这样的粮仓一发现就是一群。在地图上看,排列有序,呈极规矩的围棋棋盘状,明显是人工设计好的。此处仓址整整齐齐排列着四百多坑!一口仓坑可储粮250吨,总储存量可达十万吨以上。
更可喜的是,仓中还发现了石碑,相当于当时的文书档案,记载详细之极,如粮食来自何方,上面说此仓粮食来自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准备干什么用也有记载,除了供民、官、军用之外,还是赈灾的储备粮。石碑上对粮仓的管理人员的分工有记载,谁过秤,谁记录,谁封仓,谁监管,谁值日,谁是总管,等等,全都有名有姓,多达十余项,上了石头!实在惊人。
可见这是一座正规的官仓。这个仓叫含嘉仓。和它相当的,已发现的还有洛口仓、河阳仓、回洛仓、太仓、黎阳仓、山阳仓,等等。
大运河的功效,首先在漕运上,不言自明。多么重要啊,大运河是地地道道的国家生命线。
历史文献上记载的赫赫有名的洛阳天津桥、开封州桥近年来都被发现了,它们都是运河上的大桥,都在市中心,工程宏伟,设计精美,为运河当年船来人往的繁华景象提供了铁证。专家对开封的州桥就其一孔桥洞做了实测之后,又埋回土中。显然,这是一个地下大遗址博物馆的好坯子,在市中心。
还有码头遗址的重大发现,1999年在安徽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做过一次隋唐大运河遗址考古挖掘,挖出了一处石质的码头遗址,挖出了一段运河部分河床,下面有八艘唐代沉船,还有几十吨瓷器的残件,其中罕见的瓷器珍品有1200件,被确定为唐宋全国各大瓷器窑口的遗物。大运河经过这次考古挖掘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称谓:瓷器之路。
此次考古挖掘被确定为1999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柳孜码头也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精品进入了淮北市博物馆,陈列在一个专门的分馆里。类似的考古挖掘2007年在安徽省宿州市也有过两次,看样子,运河遗址的考古已经渐渐进入了沿河城市文物部门的视野,开场锣鼓已经敲响,好戏还在后头。
还有更古老的
隋炀帝的大运河并不是最古老的,在此之前,在同一地点,局部的运河已经存在了,它们是隋唐大运河的前身。
实际上,隋炀帝的大运河是在前人局部运河的基础上,又利用了黄河、淮河的某些自然河道,开凿串连而成,既是继承,又是发展,当然,是有重大突破和质的变化的。这也说明,隋炀帝的大运河能在六年内以极快的速度修通是有物质基础的。
前人修的运河里,以鸿沟、白沟最为有名。
鸿沟是古代沟通黄河和淮河的运河,是中国中原运河的鼻祖,大概始自东周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300年,仅比南方的古邗沟晚120年。鸿沟起点位置在今日洛阳和郑州之间,在巩义市和荥阳市北部,引黄河水南下,经尉氏、太康、淮阳汇入淮河,其下游东出的一支,即是后代著名的汴河。鸿沟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楚汉相争就发生在这里,并以此为界划分楚、汉。当时汉霸二王城就在今日荥阳东北广武山上,今有遗址。
白沟是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军事目的开挖的古运河,始于公元204年,距今1800多年。其前身是战国时黄河北岸的运河,先筑古阳堤,将太行山各路的水截住,不入黄河,汇于嘉义境内,沿堤东流,经卫辉市流至浚县的新镇,和山西来的淇水汇合,流入黄河。淇水是山水,很清,又称清水。曹操向北征伐驻今河北临漳一带的袁尚,截水量充足的淇水,不入黄河,兴建白沟水渠,流向东北,以通粮道。后来白沟构成隋炀帝北征高丽修凿的永济渠的前身,永济渠宋时称御河,明以后至今称卫河。
由于鸿沟、白沟这样的古代早期人工渠道的存在,在挖凿技术上和运河管理上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同时又为隋炀帝挖凿大运河提供了部分现成的河道,加上天然自流河道的借用,大有集大成和水到渠成之势,一个世界级的空前绝后的伟大工程遂告诞生。
不过,鸿沟也罢,白沟也好,踪迹难觅,遗址的实地考证成了焦点问题,因为光有历史文献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实体的论证,要有实体演变轨迹的考古挖掘。
隋唐大运河“申遗”任重道远
由于隋唐大运河的两大特点,一是历史更加悠久,二是多年废弃不用,一半埋入地下,使得它的“申遗”难度比京杭大运河更为艰难。
隋唐大运河的“申遗”任务应分解为以下三大目标:
第一,在运河经过的省市里需分段绘出大运河的准确平面走向图和立体落差图。这个任务要落实到地级市身上。对上半段来说,河南的永济渠涉及洛阳市、郑州市、新乡市、鹤壁市、安阳市,河北的永济渠涉及邯郸市;对下半段来说,河南的通济渠涉及洛阳市、郑州市、开封市、商丘市,安徽的通济渠涉及淮北市、宿州市,江苏的通济渠涉及淮安市。每个市再往下面的县分解。譬如,河南的商丘市要由西往东分解给睢县、宁陵、商丘市区、虞城、夏邑、永城六个区县;安徽的宿州市要由西往东分解给埇桥区、宿州市区、灵璧县、泗县四个区县。这样,一市接一市,一县接一县,就有了隋唐大运河的精确的平面走向图和立面落差图。绘出立面落差图很有必要,它能帮助理清逆水走时,船究竟是靠划桨,还是靠拉纤,或是扬帆,或是用水闸来提升,两岸相应的设施也大致可以摸清。
第二,为了实现第一条,每个县要选至少两个点来实挖考古,两点间可以大致画出一条有根据的直线来。实挖的目的,在于找到大运河的河床遗迹,绘出剖面图,知道河宽、河深、河床槽面形状以及标高。
第三,通过第二条的实施,可以找到相应的考古实物,包括码头、堤岸、沉船、瓷器、碑刻、仓窖遗址,等等,从而断定年代以及繁荣程度。
为了这三条目标的实现,有必要提请各省市县的领导人和专业人员注意以下十三个工作要点:
第一点:要把大运河“申遗”的任务切实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大运河是一个线性工程,丢不得任何一环,丢了其中任何一环都会给全局带来失败,而且还不能拖延,要齐步走。大运河“申遗”实际是有时间要求的,基层组织要在五年之内拿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来备论。目前,根据实际了解,有不少沿岸市、县基本上还没有动起来,他们所辖的博物馆里根本没有一点大运河的事情,仿佛在他们那里历史上完全没有这回事似的。所谓列入议事日程包括订计划、订步骤、订投入、订组织、订人员、订措施,然后加以实施、检查、督办。这件事情会给所在市、县带来极大荣誉、声望、文化历史资源,以及旅游潜力,宛如手里有一个待开发的富矿,而不可以抱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态度。
第二点:隋唐大运河是要分历史阶段来考证的,起码要分成早期、中期、晚期这样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内容和走向都不一样,不能简单划一。早期的鸿沟、白沟等和隋唐时期的永济渠是不相同的,要画出不同的走向图和立面图来。越早期的越有价值,任何一点遗址的发现都是重大事件。
第三点:上半段永济渠的首要任务是清污,对上游的污水源要严查、严禁,绝不能再往大运河的故道里排污水和脏水,这不光是“申遗”和文保的要求,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的健康负责的长远大计。
第四点:要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走访百姓,永济渠以走访老船工、老渔民为主,通济渠以调察出土瓷片和地面隋堤为线索,趁着老人们还在,回忆30年前和50年前的事情并不为迟。那时永济渠还通航,隋堤也还看得见,瓷片也随时不断涌现,从而形成口述长廊,可以为确定河道走向和考古挖掘点提供重要的活依据。
第五点:要强调原真性,不能靠想象和推测,要有实物为证,柳孜只挖了河道的一侧,这不够,要完整地挖出两岸来,从而知道河宽、河深和结构、材料、工艺、构成,等等。
第六点:资金的使用上应以保护古运河为主,而不放在打造假古董、新广场和以商业为目的的大型新设施建设上。立足于古运河,这才是金饭碗,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因为任何东西也比不上这个世界上最长、最大、最悠久、功能最显赫的人类文明成果。主次本末要分清。这一点在目前的某些沿岸城市中并没有完全正确地处理好。
第七点:以柳孜码头遗址为基准点和标本,很容易在航测和遥感等高科技图像中找到它的同类,从而在边缘科学中帮助解开隋唐大运河走向之谜。建议立即组织攻关,请国家文物局联合包括国防学科在内的有关科技研究部门,以柳孜码头遗址为突破口进行综合研究,别开生面,又好又快地解决问题。
第八点:要加强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效仿金沙遗址博物馆、天子六架遗址博物馆、大葆台汉墓遗址博物馆的办法,就地保护遗址,比淮北博物馆中古运河分馆陈列的办法更好一些,没有复制造假之嫌。
第九点:今后河南、安徽古运河一线的公路建设应避开古运河的堤(如隋堤),避免建设性破坏,即要改变此地公路建设惯用的选线原则。
第十点:在实测基础上确定隋唐大运河的河廊控制带,立界桩,定保护带和缓冲带,在其中不搞建设,以利确保执行“申遗”的“完整性”原则。
第十一点:加大资金投入,纳入各级政府的预算中,将建假古董投资的一部分转到大运河的保护和实测上来,移过来就大有富余,不要坐等其他来源。
第十二点:沿隋唐大运河一带要逐步竖立醒目的文物重点保护标志,让它们成线、成行、成气候,有气魄,成为民族的骄傲。
第十三点:加大古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利用。这样做起码有两点好处:一是对古运河的勘测和保护大有参考价值,提供有力线索;二是对当地的文化建设大有益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考察中发现这方面的展示最为匮乏,说明对此问题普遍重视不够,这是不大应该的。类似亳州市华祖庵中表演的“五禽戏”那样的好宝贝实在是应该登上大雅之堂的。
总之,隋唐大运河“申遗”工作刚刚拉开序幕,目前的工作仅仅是开端,一切结论都应该在扎实工作的后面。走在前面的要继续带头,走在后面的要迎头赶上。
隋唐大运河,地下的辉煌,你的面纱是黄土,终有一天,一梦醒来,世上已过两千四百年,你醒了,带着伴你沉睡了24个世纪的数不尽的行头、家当和珍宝,宛如一座空前宏伟的历史、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大博物馆,迎着21世纪的曙光走来,消息传开,你的辉煌,已经变成可观可近的了,会让全世界的人惊讶得合不上嘴,继而一齐欢呼雀跃,并为之倾倒!
中国有两条巨龙,一条是盘踞在高山峻岭上的长城,一条是横跨五大水系的大运河,其中隋唐大运河有一半还埋在黄土中,这两条巨龙是世界级的人类伟大工程,是中华文明的伟大象征,是中华精神的代表,而且大运河比长城更为积极。我们今日歌颂你们,宣传你们,只是想善待你们,保护你们,而断断不想打扰你们,装扮你们,让你们不得安宁。不,不是这样。对隋唐大运河,也绝不会再整体挖掘出来,或者,再企图通水通航,我们只是想知道你究竟躲在哪里。
请告诉我们你的住址吧,我们会向你鞠躬,向你膜拜,向你诉说我们对你的爱。□( 舒乙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隋朝的著名学僧及其弘法活动
- 下一篇:佛像的故事——隋朝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