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公元759年杜甫作“三吏”、“三别”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8月0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至德二年(757),杜甫冒着生命危险从长安逃出,到达陕西凤翔,肃宗褒奖他的忠心,授予他左拾遗之职。但他却因上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几乎定罪。第二年六月,他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春,往河南旧居探亲,写下《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简称“三吏”、“三别”)这两组名垂千古的诗篇。年年秋天,杜甫因不满李辅国专政,毅然辞官,一路辗转,十二月到达成都投靠高适等故交旧友。这一时期是杜甫生活经历中最艰难的一段,他饱尝国破家亡的忧患痛苦,生活体验非常丰富,创作较多,今存诗二百多首。由于他和人民一起感受到战争的痛苦,在作品中更能客观地记述时代真实,有着“诗史”的伟大意义。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占地约300亩,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等。草堂原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宅,中唐后不存。五代前蜀韦庄等在旧址上重建茅屋。北宋元丰年间吕大防镇蜀,始建祠宇。后经历代培修,才成今日规模。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并被尊为“诗圣”,祖籍襄阳。759年,因避安史之乱,偕家入蜀,在浣花溪畔建茅屋以居,前后共3年零9个月,作诗二百多首。其中广为传诵的就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春夜喜雨》等多首。故草堂有联云:“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离,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