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80年推行两税法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8月0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建中元年(780)二月,新任宰相杨炎在总结全国各地税制改革经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拯救唐朝统治的完整的税收方案,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自此后延用800年之久的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不论土户、客户以所居地统计;纳税人不分中丁,据贫富情况划分征税数量;经常往来行商的,在所在州县赋三十分之一的税;居民的税分夏秋两季征收。田亩税以大历十四年的土地数目为准,夏税不过六月,秋税不过十一月;废除租庸杂舶等名目,税额全部归入两税。两税法虽然在实行一个时期后就弊端丛生,但它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趋势,唐中叶后得到确立,并为后世数百年沿用。
郭子仪去世
唐建中二年(781)六月十四日,汾阳王郭子仪去世,享年85岁。郭子仪是滑州郑县人,开元年间靠武举登第。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郭子仪下担任朔方节度使之职。他率兵讨伐叛军,收复了东都洛阳、西京长安,功劳当时无人能比。安史之乱平息后,郭子仪兼任关内与河东副元帅之职,负责抵御回纥的侵扰,并屡次击败吐蕃的进攻,他一人身系国家安危、社稷存亡长达30年之久。郭子仪身为上将,手中握着重兵,他的很多部下都成为朝中名臣。虽然如此,郭子仪仍然对他们颐指气使,而他们对郭子仪总是毕恭毕敬。郭子仪曾经派人到田承嗣处,田承嗣面朝西遥拜郭子仪,说“我这双膝盖已有多年不朝人下跪了!”只这一件小事就足以见他在藩镇中的威望。郭子仪德高望重,声名远扬。大历十四年(779)五月,唐德宗李适登基的时候,尊郭子仪为尚书,加封太尉。郭子仪功盖天下而天子不起疑心,位极人臣而无人妒嫉,生活上穷奢极欲而没人指责,古往今来的名臣名将,像他这样善始善终的并不多见。
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唐代宗敬重郭子仪,又礼相待,常称其为大臣而不呼其名。郭子仪之子郭暖曾与其妻升平公主相争辩,郭暖说:“你倚仗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并不看重天子的位置所以不当天子!”升平公主大怒,将此事告诉了代宗。代宗说:“事实就是如此,如果子仪想当皇帝,天下岂是你家所有?”他安慰公主一番后即命其回家。郭子仪听说此后,囚禁了郭暖,然后入宫请罪。代宗说:“古语云‘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们在闺房中所说的话,不值得怪罪!”郭子仪回家后,打了郭暖数十下。此事即是戏剧《打金枝》的原本。
吐蕃重修敦煌壁画
建中二年(781),吐蕃赞普接受了沙州抵抗力量的条件,开始管辖敦煌,到八世纪末,吐蕃王朝派吐蕃高僧监理佛教事务,扩充佛寺,广度僧尼,并为敦煌各寺院配备土地、寺户(寺院奴隶),使敦煌各寺院经济空前发展。这一时期在石窟数量上虽只存留了44个,但在内容、形式、技法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来盛唐时期洋洋壮观的每壁一幅经变,现在出现了每壁画多种经变,而且在每壁五分之二的壁面画屏风,在屏风内画上经变的名品和譬喻故事。这种形式,除了黑暗的现实社会需要有更多的“神”用以祈求礼拜之外,也还要考虑这种镶嵌在花边内的“画帧”栉比罗列形式,应与吐蕃族佛事活动中的装饰方法有关,虽然在内容、造型与表现细节上,仍是沙州艺术传统的继续,但是石窟里的经变组合与艺术气氛明显地反映出它已经是另外一种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下的产物。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公元785年怀素去世
- 下一篇:公元779年唐德宗即位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