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公元631年拜火教在中国流行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8月0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拜火教是古代流行于波斯、中亚细亚地区的宗教。它是公元前6世纪由琐罗亚斯德在波斯东部创立的,在波斯称为琐罗亚斯德教。6世纪初,拜火教即已传入中国,流传于新疆地区,到了唐代,该教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流行,教士很受唐朝皇帝欢迎,颇得唐廷礼遇。东西两京祠词遍立。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唐朝廷为拜火教专建祆祠,设置官府专司其教。当时管教的官府称萨宝府,官职分萨宝、祆正、祆祝、率府、府史等,主持祭祀,官位自四品至七品不等,也有流外的四、五品。可见唐朝统治者对拜火教颇为重视。唐贞观五年(631),拜火教教士曾将本教教旨向太宗讲解。可见祆教教士在唐廷受到很高的礼遇。
  
  长孙皇后贺谏
  唐太宗皇后长孙皇后,性情贤孝俭朴,喜好读书,做事遵循礼节。经常与太宗从容谈论古事,并提出多种建议,对太宗很有帮助。贞观六年(632)三月,长孙皇后亲女长乐公主将出嫁,因太宗对长乐公主宠爱至极,所以陪送的嫁妆比永嘉长公主(高祖长女)多一倍。魏徵极力劝谏,太宗从之,并以此事告知长孙皇后,皇后赞同太宗采纳魏徵的意见。另一次,太宗退朝后,面带怒容对皇后说:“我迟早会杀死这个乡下佬。”长孙皇后忙问太宗何故,太宗告知皇后,魏徵在进行上公然强谏令其受辱。皇后听后退而更换朝服向太宗表示祝贺,说:“我知道皇帝英明则臣子必正直,今日魏徵敢于直谏,原因就在于皇帝的英明,所以我不敢不向你表示祝贺。”太宗听后转怒为喜,更加喜爱魏徵的正直。皇后于贞观十六年(642)六月病重,弥留之际仍劝太宗纳忠容谏,不要听信谗言,重新起用房玄龄,减省畋猎和营建,勿宠外戚,丧事从简等。二十一日长孙皇后卒,年36岁。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