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公元627年李世民增设相位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8月0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太宗即位后,为广集思路,决定吸收一些有才干而资历浅的官员参决大政。贞观元年(627)九月,令御史大夫杜淹参预政事,开始以“他官参预政事”。其后又设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均为宰相之职。后又于贞观十七年(643),因中书令、侍中皆三品,授李勣“同中书、门下三品”。房玄龄,曾任秦王府记室,贞观元年(627)任命为中书令,后于贞观三年(629)二月,被任为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与房玄龄同时拜相,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房、杜两人均长年追随秦王四处征战,房玄龄善谋略,而杜如晦则善于决断大事。房、杜二人拜相后,成为唐太宗的主要助手,人称“房谋杜断”。贞观之后,任宰相者除中书令、侍中外,长期皆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尚书省长官也不能例外。贞观时,以它官任相职者人数很多,其中有杜淹、魏征、李靖、李勣等大量人才。李世民藉此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干,为“贞观之治”提供了重要保证。
  
  房玄龄
  房玄龄(579~648),唐朝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以字行。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在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先后担任秦王府记室、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李世民即位,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十七年,与长孙无忌等24人图形于凌烟阁。晋王李治为太子时,他任太子太傅。太宗征高丽时,他留守京师。贞观二十二年病逝。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