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4年08月0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随着统一战争的结束,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继承权的斗争,日益激化。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太子建成及其弟元吉等,史称“玄武门之变”。在唐朝建立的过程里,李世民功勋显赫,握有实权。太子建成功逊于世民,但因他是太子,又得到四弟元吉支持,在争夺皇位中,处于优势。626年,李建成、李元吉借突厥进兵之机,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于六月四日在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元吉上朝时行至玄武门,发现伏兵,急忙掉头回马。李世民从后面大呼追赶,李元吉仓惶转身张弓,连发三箭,都没射中。世民还射,建成中箭身亡,元吉也被李世民部将射死。高祖闻知此事大惊,与裴寂等臣商议,萧瑀、陈叔达答道:“建成、元吉本未参与起义,又无功于天下,而嫉妒秦王功高,狼狈为奸。现在秦王讨伐并诛杀他们,陛下可将国事委许秦王。”高祖于是点头称善。六月七日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又被迫让位李世民,自称太上皇。至此,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而登上帝位。
  
  皇位之争
  在大唐创立的艰巨过程中,李渊的几个儿子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李渊在山西期间,十七八岁的长子李建成留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蒲州镇)照顾家小。李渊决定起兵后,建成被密召到太原,和世民共同带兵打下了西河郡,又与世民一起领兵进入关中。李渊称帝后,建成以嫡长子被立为太子。由于皇储的地位,他没有亲自率兵参加东征西讨统一全国的各次战役,但他也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武德五年末他带兵平定了刘黑闼的第二次起义,并在魏征的帮助下,迅速稳定了山东局势。李世民是高祖的第二子,少好弓矢。大业十一年(615)李渊受命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便把16岁的世民也带到了太原。在李渊身边,世民熟悉了战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获得了较多的军事知识和政治斗争经验,在唐初削平群雄、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世民立下了许多战功,声誉越来越盛,权势越来越大。特别是武德四年(621)一举击败了窦建德,逼降了王世充,更成为一位威震四海,人心瞩目的人物。高祖封他为天策上将。而他本人更是努力培植自己的势力。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太子李建成,由于李世民勋业日盛,中外归心,感到对自己地位的威胁越来越大。太子建成亦知世民终不肯为人下,于是以世民为一方,以建成、元吉为另一方,展开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武德九年(626),终于发生了弟兄交锋——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代皇帝。隋大业十三年(617)他随父李渊在晋阳起兵。在唐朝的统一过程中,李世民用武力打败了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一带的薛举,迫使其子薛仁杲投降;接着打退了依仗突厥势力南攻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镇压了窦建德等农民起义军,逐步统一了全国。唐太宗即位后,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允许以实物代替劳役;坚决抵抗突厥军事贵族的骚扰,扩大了国内各民族的亲密联系,发展与四邻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唐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出现了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