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和元曲四大家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元代文学以杂剧、散曲、南戏的成就最高,后人盛称“唐诗”、“宋词”、“元曲”,也说明元代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黄金时代。
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间经历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杂剧的创作和演出进入鼑盛时期。
元代前期,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这一时期也是杂剧创作的兴盛时期,出现了众多的作家和作品,其中不乏优秀的传世之作。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以及马致远的《汉宫秋》、《青衫泪》、《黄梁梦》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他较为著名的还有杨显之的《潇湘夜雨》、石君宝的《秋胡戏妻》、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尚促贤的《柳毅传书》、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等。元代后期是杂剧创作的衰微时期,这主要是因为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导致杂剧南移,而用北方语言、乐曲演出的杂剧较难以适应南方观众的要求,导致其生命力的消弱。但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不少杂剧作家和作品。著名的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王粲登楼》,乔吉的《扬州梦》、《两世姻缘》等。
元代戏曲除杂剧外,还有南曲戏文,即南戏。其中著名的有高明的《琵琶记》以及被誉为元末四大南戏的“荆刘拜杀”(《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郭守敬主持大都天文台
- 下一篇:元朝汉化迟滞浅议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