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伟人俊杰

伟人俊杰

蜀国蒲元

繁体中文】  作者:文秘   发布:2005年01月16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蒲元是三国时期一位普通的铸、锻工匠,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冶炼经验和制造技能,成为当时著名的造刀技术能手,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
    蒲元是三国时期的蜀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史书记载,他曾经在成都为刘备造刀5000把,上刻“七十二炼”。后来,他又在斜谷(今陕西省眉县西南)为诸葛亮制刀300O把。据说,他在冶炼金属、制造刀具上所用方法与常人大不一样。钢刀制成后,为了检验钢刀的锋利程度,他在大竹筒中装满铁珠,然后让人举刀猛劈,结果“应手灵落”,如同斩草一样,竹筒豁然断成两截,而简内的铁珠也被“一分为二”。因此,蒲元的制刀技艺“称绝当世”,他所制的钢刀能如此“削铁如泥”而被称为“神刀”。
    蒲元能有如此精湛的制刀绝技主要取决于三点:蜀地的冶炼业的发达、前人制刀技巧和经验的继承及高超的热处理技术。蜀地冶炼业的发达为蒲元制作钢刀创造了物质基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蜀地的采矿、冶炼业已经逐渐发达。秦汉之际,冶炼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当时冶炼业的重要地区之一。战国时期一些因冶铁而致富的大铁商,也在这时来到这里,促进了当地冶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在临邓(今四川邓崃[qionglai琼来])就有从赵国来的卓氏和齐国来的程郑等大铁商,可见当时蜀地冶炼业的普及和发达程度。汉武帝时实行冶铁官营,在全国设置铁官49处,其中蜀地就有两处,分别设在蜀郡(今四川成都市)和广汉郡(今四川广汉),以管理蜀地的冶铁业,说明当地的冶铁业已相当发达。这些规模巨大的冶铁业和先进的冶炼技术,为生长在这一地区的蒲元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有利条件。古人在制刀方面的经验和技巧是蒲元获得高超的制刀技能的技术基础。我国很早就开始炼制刀剑,出现许多有名的造刀能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相传在春秋末年,吴国的著名冶炼专家于将和莫邪曾炼就了两把宝剑,这两把宝剑十分精美、锋利,其中一把上面刻有龟裂纹,另一把上面有水波纹。而越国的造剑好手欧冶子更是炼造了多把宝剑,其中有的宝剑锋利异常、价值连城,当时各国争相抢夺。这些都反映了当时刀剑业的繁荣。战国时期,各国打仗频繁,刀剑业因此更加发达,楚国制造的铁兵器据说比蜂蝎的尾刺还要尖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刀剑。战国之后,钢铁冶炼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百炼钢”、“炒钢”等炼钢工艺,尤其是百炼钢,被广泛地应用于制作优质兵器,刀剑制造技术也因此得到很大提高,出现了许多宝刀和造刀能手。例如,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2O年)曹操曾经命人制造的五把宝刀,名曰“百辟刀”,就是用百炼钢锻打制成的。蒲元正是继承了我国古代炼制刀剑的丰富经验和技艺,经过他本人不断努力、实践和总结,才掌握了一手出色的制刀绝技。热处理技术是获得高质量刀剑的关键工艺,在刀剑的制作上使用的热处理技术主要是淬火。其基本方法是把刀剑加热到较高温度,然后放入水中迅速冷却,这样就能使刀剑变得坚硬、锋利。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发明了淬火工艺,秦汉时期,淬火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对钢刀、铜剑的刃部进行局部淬火的技术。在早期的历史文献中,对淬火技术也有所记载,例如《史记•天官书》中就记载有“水与火合为**(**同淬)”,《汉书》中记述了刀剑可以用“清水淬其锋”,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淬,坚刀刃也”等等。一些杰出的刀剑制造专家还注意到了不同性能的刀剑需用不同的水淬火。如龙泉剑就是因为用龙泉水淬火而得名,曹丕命人制造的“百辟剑”是用清漳水淬火的。说明人们在淬火技术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蒲元在汲取前人刀剑制造技术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刻苦钻研,勇于探索,不仅掌握了前人有关刀剑冶炼和淬火方面的技术、工艺,而且对淬火的用水进行了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尝试,对淬火工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丰富的经验。
    《北堂书钞》中的《蒲元别传》记载了下面一个著名故事:有一次蒲元造刀,当刀到“白亮”的程度时,需要进行淬火处理,他没有就近使用现成的汉水,而是专门派人到成都去取蜀江水。许多人感到很惊讶,蒲元则解释道;“汉水纯弱,不任淬;而蜀江水比较爽烈,适合淬刀。”当水从成都取回来后,蒲元用刃一试,当即说道,“此水中已掺杂了涪水,不能用。”可是取水者却想抵赖,硬说没有掺杂其他水。蒲元当即用刀在水中划了两划,然后说道,“水中掺进了8升清水,还敢说没有。”取水者见势不妙,赶忙叩头认罪,道出实情。原来取水者从成都返回,行至清津渡口时,不小心摔倒在地,将取来的水洒出去很多。他惊恐万分,生怕回去难以交差,情急之中取了8升清水掺在其中,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可以蒙混过关,没料想却被蒲元一眼识破。在场的人无不被蒲元的奇妙技艺所折服。由此可见,蒲元对淬火工艺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已经掌握了不同水质对淬火后钢的质量影响的规律,因而很注意对水质的选择。
    蒲元不仅是当时有名的制刀能手,而且对各种机械也很感兴趣,在机械制作上也颇具才华。三国以前,我国陆上运输所用车辆多数为双轮车,双轮车比较平稳,承载比较大,很容易掌握平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这种车比较适合在平地大道上行进,但在一些狭窄的山间小路上行进就比较难用。三国时,蜀国多为山地、丘陵,行路特别困难,在与曹魏的作战中,需要不断地运送粮草,因此就要解决适于山道的运输工具。蒲元经过不断钻研、试验探索,发明了独轮车,解决了蜀国的困难。这种独轮车非常适用于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行进,1000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地使用。这样一位“神刀手”,在炼制刀剑等方面有如此高超的技艺,但在正史中却不见记载,只是在一些民间传说和其他书籍中才有所记录,使后人得以了解了蒲元的非凡技艺,得到后人的铭记和敬仰。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