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第一次受打击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6年08月22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1936年,我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师从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学习梵文和巴利文。第四个学期念完,我开始慢慢写论文。我想,应当在之前写上一篇有分量的长的绪论。我觉得,只有这样,论文才显得有气派。我翻看了大量用各种语言写成的论文,作笔记,写提纲。这个工作同做卡片同时并举,经过了大约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写成了一篇绪论,相当长,费了一番心血,自我感觉良好。我把绪论送给了教授。
隔了大约一个星期,教授在研究所内把文章退还给我,脸上含有笑意,最初并没有说话。我心里“咯噔”一下,直觉感到情势有点儿不妙了。我打开稿子一看,没有任何改动;只是在第一行第一个字前面划上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一行最后一个字后面划上了一个后括号。整篇文章就让一个括号括了起来,意思就是说,全不存在了。这真是“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掉了。我仿佛当头挨了一棒。这时候教授才慢慢地开了口:“你的文章费劲很大,引书不少。但是,根本没有自己的创见。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毫无价值。你重复别人的话,又不完整准确。如果有人对你的文章进行挑剔,从任何地方都能对你加以抨击,而且我相信你根本无力还手。因此,我建议,把绪论统统删掉。在对限定动词进行分析以前,只写上几句说明就行了。”一席话说得我哑口无言。
这是我一生第一次写规模比较大的学术论文,也是我第一次受到剧烈打击。然而我感激这一次打击,它使我终生头脑能够比较清醒。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否则就是浪费纸张。
(选自作家出版社《另一种回忆录》一书)
【简评】
季羡林大师在这则短文里讲述了他年轻时的一次经历,如何沾沾自喜地交给导师一篇绪论又如何被导师全盘否定,语言简洁质朴,内容耐人寻味。我们能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两个启发,一是人生难免受打击,遭挫折,关键是我们要从这打击挫折中吸取教训;另一个是季老所言,写东西要实实在在,有所创见。(伊美)【助学小贴士】
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中国东方学的奠基人。对印度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李肇星的幽默
- 下一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故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