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

忌口与忌十三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珠江三角洲一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注意忌口。“忌口”,即不说不吉利的话,故有“好的不灵丑的灵”的俗语。在“忌口”俗中,又特别忌说或忌用“十三”之数。凡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用农历十三这一天。

习俗的由来,始自三水县。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杨公的人,生有十三个儿子,人人都说他命好,杨公亦以自己有十三个儿子为恃,常常对人说:“我有十三个儿子,即使碰上三灾六祸我也不怕,一年十二个月,就算一个月死去一个,我还有一个儿子为我送终。”事有凑巧,有一年发生了瘟疫,刚好这年润月,杨公的儿子得了疫病,一个个先后都死去了。到了年关十二月,杨公的十三个儿子全部死掉,只剩下他自己,晚年景况十分凄凉。人们都说,杨公的遭遇全部都是应在他自己说的丑话上。此后,人们便忌说丑话,一时说了出口,也要吐一口唾沫再说过一句好话。同时,“十三”这个数也被认为是个不祥之数。

时过俗移,现今又时兴以谐音作为吉凶之数,如广州话“二”,即“易”,“三”即“生”,“四”即“死”,“五”即“唔”(“不”意),“七”即“实”,“八”即“发”……如此类推,因而十三已被当作“实生”,成为吉祥之数了。但是忌口俗仍普遍流行。在三水县白坭镇一带农村,至今仍将每月农历十三称为“杨公忌”。这一天,说话要特别小心,千万莫说丑话。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