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越文化

越文化

民间艺术—浦江麦秆扇

以稿换稿】  作者: 佚名   发布: 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收藏

浦江麦秆扇

千根麦秆一把抓,一线穿心情思挂;

日日夜夜穿不断,姑娘手艺名天下;

串扎贴团样样有,送到寰球万户家;

若问此扇哪里出?浦江东乡姐妹家。

——浦江民谣


浦江麦秆扇,风格独具,品种很多。从编织方法上分,有串扇、扎花扇、贴扇、团扇、平扇。从花型上分则更多,诸如五色扇、孔雀扇、石榴扇、拍扇、粗扇、细扇……等等,各显其长,相映争辉。

串扇:串扇的设计构思巧妙,匠心独到,外形美观,轻巧实用。它选料最为考究,要求根根麦秆粗细均匀。如做本色扇,麦秆要白净,不能有乌灰斑点,更不能开裂有摺痕。稍有差次,就影响整体美观,本色串扇形似南国棕榈扇再现,根根闪光麦秆犹如棕榈叶脉从柄端向四面辐射而出,显出天然的脉理美。为了使这些辐射出来的麦秆有秩序地组合整齐,排列平展。用绣花细针在麦秆中间串了几道线,这就是“串线”名称的来历。麦秆串扇质朴可爱,造型也符合自然形的秩序和规律。虽是件小小的民间草编,却把材料的肌理美、技巧美和自然美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了。

扎花扇:它的花型和网孔细密紧凑,透空立体,富于工艺装饰趣味。多出于心灵手巧、才智聪慧的农村姑娘之手,以前多用于嫁妆或赠送礼物。扎花扇是将一定数目的麦秆一端扎住,作为圆心,将麦秆四面散开后,用一根色线盘圆绕转将相邻的麦秆结成网孔、栅孔或菊花连续图案。每扎一种花型应根据设计的要求绕圆一周或数周,使之按圆圈的规律排列组合。如果是双面扎花,中间用绸、缎、绢等高级丝织料面作夹层,以衬出扎花透剔凌空之美。如单面扎花,背面可用麦秆编织片衬底。也有中心饰一个绣花扇芯的。浦江郑宅工艺厂把这种编织法移植到编织花篮、花瓶、盘子、果盒上,非常精致美观,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展览。

贴扇:浦江麦秆贴扇配以麦秆贴画,以精、细、巧见长。它是将麦秆破开刮平,经针槽拉成宽度均匀的麦秆片,根据设计要求的纹理方向和色泽,将麦秆拼贴在薄硬纸上。贴时光面向外,待两面拼贴压平后剪成扇形。一般扇形以小为宜。过大则不巧。沿口用一根细流苏粘贴饰边。再用染色麦秆在扇面上贴各种花鸟图案。扇面的麦秆贴画精美与否对扇子的价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麦秆贴画也是浦江民间工艺的特产。它单独可以贴成麦秆画挂屏,平面或立体的花鸟、草虫、风景等设计图样,尤其善于表现花卉翎毛的细微纹理,效果光洁闪亮,七十年代已单独成为特艺的一种品种。在扇上贴麦秆画的工艺制作过程较复杂,先是将挑选好的麦秆在水里浸5—6天,麦秆浸涨取出破开,用手刀铲除表里的“肉”,剩下一片微薄光亮麦皮,染色后拼贴在薄薄的拷贝纸上方可待用。

团扇:团扇是由麦秆编的五股辫团转缝扎而成。精巧的团扇选料考究,要求麦秆洁白,粗细均匀。编辫时外向边缘编进一根篾丝,使边缘平整光洁,增加牢度。扇子中央饰有一个美丽小巧的绣花扇芯。扇芯外边有个压圈,非常讲究,姑娘们把蒜芯皮用针梳梳成1毫米宽的细条子,垫在布底圈上,再用颜色丝线绕转,编出小巧的连续图案。一把团扇从选料、编辫到扇芯的绣花压圈和最后的竹制扇柄都讲求配套相称。有的五股辫中饰一、二根染色麦秆,巧妙地编出花蚊纹、绳纹、缠枝纹,使团扇增加花色。团扇的特点是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在农村里老幼皆喜欢用它。

平扇:有粗、细之分,粗者用麦秆压平编织或破开刮平编织以显其阔;细者将麦秆破开刮平用针梳梳成1-2毫米宽编织,以显其细。编织时染色麦秆作“经”,本色麦秆为“纬”,采用压一挑一,压二挑二,压二挑一,压三跳二,压三挑一等编织法,垫照图案编织。麦秆编织图案朴素、单纯、造型和风格都继承了我国传统图案意象的审美特征,简炼、夸张的表现手法,与民间剪纸可称是姐妹艺术。讲究韵律、对称、均衡、阴阳对比,显示出浓厚的民族气氛。传统图案都有古老的吉祥含义,如长命鹤、快乐鹿、蝙蝠福、高洁荷花、富贵牡丹、平安花瓶等等。双鹿图编的是两只对称背向的奔鹿,夸张地编出了鹿角和身上的梅花及奔跑的动势,形象简炼、活泼,富有装饰味。木鸟图编的两只阴阳对称鸟的画面,以柄代木,富有含意,利用明暗对比效果,符合民间图案“亮堂”的传统手法。此外,结晶立体纹、网纹、透空穿插的圆眼孔的各种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案等等,用重复、条理、节奏等也体现出编织纹的美。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