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化—越剧
【以稿换稿】 作者: 佚名 发布: 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收藏】
越剧始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是由嵊县农村初以田头说唱的“落地唱书”,继则沿本卖唱,再而进入茶馆酒肆的说唱技艺衍变而来。光绪三十二年(1906)艺人首次登台演出,因只用笃鼓、檀板按拍击节,的笃之声不断,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戏曲,于绍兴、宁波一带农村演出。民国初年,诞生了男女小歌班,20年代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之名与绍兴乱弹的绍兴大班相区别,并在音乐唱腔上进行改革,把原来的徒歌清唱改为丝弦伴奏,称为[丝弦正调l。民国十二年(1923)又出现了绍兴文戏女子科班,简称女子文戏,为适应女子演唱,又改[丝弦正调]为[四工调]而享誉绍兴、宁波、杭州和上海。
后来,绍兴女子文戏因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调流畅,遂逐渐取代了男班在上海的地位。1938年,女子绍兴文戏队伍不断扩大,影响不断加深,绍兴、宁波、上海各地戏剧专刊和小报遂称“绍兴文戏”为“越剧”。1942年,女子绍兴文戏进一步倡导改革,正式改称“越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越剧得到迅速发展,演剧团体之多,流动面之广,列全国之首,成为除京戏以外的全国第二个大剧种。越剧在长期演出实践中不断改革,形成了一种具有慢慢梳理、娓娓道来、诗情画意般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方式。剧目大多取材于传统故事,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小歌班和绍兴文戏阶段,有《养媳妇回娘家》、《九斤姑娘》、《珍珠塔》、《琵琶记》、《梁山伯》等;女子文戏时期,有《九美图》、《三笑姻缘》、《大闹嘉兴府》和《十八相送楼台会》等大量折子戏;女子越剧时期,有《花木兰》、《雷雨》、《祥林嫂》等。建国后,新创作越剧剧,目400部以上,其中被摄制成电影片的就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碧玉簪》、《孟丽君》、《西厢记》等30多部)它的观众主要是中下文化程度的普通市民,其中又以妇女观众为多。由于大多数越剧演员重视唱腔功夫,逐步形成了众多流派,使观众从不同的唱腔中获得美的享受。
越剧音乐渊源于唱书时期的[四工调],其基本唱调,由落地唱书的[吟哦调]发展而来,小歌班时期以[吟哦调]派生出的[吟哦北调]和[吟哦南调]为基本调。用笃鼓和檀板击节,人声帮腔。20年代配以丝弦锣鼓伴奏,并以[丝弦正调]为基本调。改称绍兴文戏。30年代女子绍兴戏改用[四工调]为主调。40年代初改为[尺调]为主调,以反调[弦下调]为辅。确立了女子越剧的音乐唱腔格局。越剧唱调常用词格有二:一为七字齐言对偶,一为十字齐言对偶,上句可韵可不韵,下句必须押韵,平仄通押。唱调乐体结构,以上下两句为基础,往往以不同落音的四句构成一个单位。
越剧脚色行当分为小生、旦、老生、花脸4堂;小生堂有穷生、儒巾生、武小生;旦堂有小旦、老旦,小旦又分闺门旦、悲旦、花旦、正旦、泼旦;老生堂分为老生、老外;花脸堂分为小花脸、大花脸。但也不受此限。其表演以唱为重,唱做结合,武戏文做。常以大段演唱叙事抒情和刻划人,几乎每部大戏均有几场以唱为主的重场戏。越剧的做功,融话剧的写实性与戏曲的写意性手法于一体,既有程式,又不受程式制约,善于从塑造角色的人物形象出发去驾驭传统程式,开拓新的表现程式。
越剧从落地唱书、小歌班、女子文戏到女子越剧,涌现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如小歌班时期的卫梅朵、王永春、白玉梅、马潮水等,女子文戏时期的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马樟花和姚水娟等,更有称为“越剧十姐妹”的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吴小楼、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尹桂芳和戚雅仙、王文娟等。建国以后,又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如吴凤花、钱惠丽、钱爱玉、何英等。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绍兴文化—绍剧
- 下一篇:绍兴文化—绍兴莲花落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