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访古—寻古探幽—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的白云寺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霍连高速公路北侧数华里,进入民权县境西南部的伊店乡白云寺村,有一处豫东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这是清代小原地区最著名的四大寺院之一——白云寺。
白云寺初创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6--648年),初名“白衣庵”,因此处每年夏秋季节白云缭绕,景色奇异,所以,后来就更名为“白云寺”。经过不断地重修扩建,现在的白云寺多是清初的建筑。有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佛定和尚在当地官宦乡绅支持下重建白云寺。当时的白云寺聚纳大小僧侣800余人,占地800余亩,有山门、钟楼、鼓楼、5处大佛殿、1处藏经楼和东西廊房共1 000余间。相传康熙皇帝在南巡路过白云寺时,亲笔御书”当、堂、常、赏”四个大字,繁体的“当、堂、常、赏”字的下边分别有田、土、巾、贝部首,意含将田、土、巾(布)、贝(钱)赏赐给佛寺×,并亲赐鸾驾及龙头五杖和佛经一部,康熙的题字后来也刻于山门的背侧。
白云寺现存面积4万余平方米,主要有韦驮殿、罗汉殿、大雄宝殿、养心殿、禅堂、厢房等共60余间。
韦驮殿:位于整个建筑群的最高端山门内,面阔3间,进深3间,硬山式,灰瓦顶,筒瓦脊上浮雕莲花,殿内五梁架结构,相传是白马驮经的地方。
罗汉殿:面阔5间,进深3间,硬山式。绿色琉璃筒瓦正背浮雕莲花,脊上有走兽覆顶,殿内为9架梁结构。殿内原雕塑十八罗汉像,故称罗汉殿。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也是佛家寺院一般皆有的设施,原内塑释迦牟尼像。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悬山顶,绿色琉璃脊,浮雕行龙和莲花。黄色琉璃瓦覆顶,殿内有金柱8根,上为9架梁结构。释迦牟尼公元前557年生于印度,本是净饭王的太子,29岁出家修道。公元65年佛教传入我国,历代皇帝有的信佛,有的灭佛信道.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有了佛教与道教的斗争。有的寺院为丁免遭灭顶之灾,便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起来,于是在佛教艺术中有了龙与莲花的雕像。
禅堂:禅堂是僧侣们禅经念佛的地方。面阔6间,进深2间,硬山式,绿色琉璃筒子脊,饰莲花,黄、灰瓦顶,前有檐柱4根,柱下为走廊,柱下一门楼,脊上饰一对胖娃娃,楼前一对汉白玉狮子门枕,因此,当地俗称“狮子玉石门枕晒娃娃门楼”。
养心殿:养心殿是主持方丈年迈退位休养的地方。面阔3间,进深2间,前有檐柱2根,檐下有廊。
铁锅槐:铁锅槐是在一口大铁锅内生长出一棵大槐树,故名。铁锅隗甚为奇特。铁锅口径2.5米,腹深1.5米,树干周长2.4米,高4米,枝叶茂盛。原铁锅是僧侣施舍斋饭的用锅,后铁锅弃置不用,锅内淤满土,槐树根透过锅底裂缝扎植于土内,以至于形成了铁锅内长出一棵数人合抱的大树的迷人景象。据植物学家推测,树龄有几百年。
经幢:位于大雄宝殿后,也称多宝塔。经幢周身刻有佛家的经文《提婆呵》经。佛教有十宗,《提婆呵》是大乘宗的一种。此经专讲破邪、显正二义。塔身还刻有众僧拜佛图、六僧鼓乐颂经图、一佛图,以及日、月、鹤、莲花等图案。塔高4米,9级6棱。
佛公灵塔:白云寺东北50米处是佛洞宗31世佛公大和尚的葬地。塔身正面楷书“佛公灵塔”,塔身刻有门、花鸟、虫草、走兽等图案。该塔3级6棱,用青石垒砌成楼阁式。
大铁钟:现存韦驮殿内,重约750公斤,是豫东地区现存最大的钟,钟声宏深响亮,声达数十里。
香火盆:也在韦驮殿内,口径1.16米,唇厚0.15米,重达250公斤,供佛教信徒烧香之用。
白云寺院后面,还有众多的塔基,都是知名和尚的墓地,如今塔已不存在,尚有许多石刻、塔铭题记及砖券空洞,洞中有放置和尚骨灰和舍利子的绘有“寿”字的大缸。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中原访古—寻古探幽—张公祠
- 下一篇:中原访古—寻古探幽—番国故城遗址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