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访古—古都名城—京洛孔道沁阳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沁河下游。它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县相邻,南与温县、孟县接壤,西与济源市交界,东与博爱县毗连。扼太行山之阳,居沁河之畔,北连上党,南通洛阳,地理位置优越,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为郡、路、州、府、县治所,从古至今,一向是豫西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沁阳市历史悠久,素有“京洛孔道”、“覃怀古都,河朔名邦”之称。据捏掌遗址和圪垱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遗物证明,早在7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为人类的进步和文明作出了贡献。原始社会未期,这里属“冀州”覃怀地,《尚书•禹贡》载:“罩怀底绩至于衡漳”, 覃怀即是指这里。大禹颁布的“夏时历”邘都(今沁阳市西北之邘邰村),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商代这里为鄂(邘)方,属京畿重地,由商王直接治理,故有大邑商之称。周武王曾封其次子邘叔于,为邘侯国。春秋时期为野王邑;战国时期属魏国,后又分别属韩国和魏国。秦建制因之,属河内郡。秦国大将白起攻下野王城,驻守河内(沁阳),以15岁以上男子到长平(今山西长治西北)征战,赵国中了秦国的反奸计, 罢廉颇以赵括为将,括母以括徒读父书,只会纸上谈兵,故而推辞,赵王不听,结果在长平一战,被秦将白起团团包围,赵括突围不成被射死,赵军40万将士被俘坑死。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野王县,归河内郡管辖。东汉、三国时仍称野王县,为曹魏属地。汉献帝十年(205年),曹操为讨伐叛将高干,曾在野王募兵屯田,并开通西万至山西长治数百里羊肠坂道,率兵北征时经历了艰难险阻,并留下了著名的诗篇《苦寒行》。西晋时河内郡治野王,永嘉元年(307年),野王属前赵。东晋大兴二年(319年)属后赵,改河内郡为野王郡,郡治所在野王。永和六年(350年)野王属前秦,永和十一年(355年)归燕国,复改郡名为河内郡。太和五年(370年)野王属后秦,太元九年(384年)归后燕,隆安四年(400年)又属魏。南北朝刘宋时,野王为司州河内郡管辖。北魏时期改司州为怀州,治所先在怀州后迁野王。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野王县改为河内县,属怀州管辖。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废怀州,河内县归河南郡管辖。唐武德三年(620年),废河内县分置忠义(今沁阳崇义)、太行(今博爱县)、紫陵(今沁阳紫陵)三县;次年,三县复归河内县,怀州治所由济源柏崖城迁至河内县。唐元和八年(813年),唐著名诗人李商隐诞生于河内县。宋代河内县归怀州管辖,金改怀州为南怀州,设沁南军辖河内县。元仍名河内县,归怀孟路所辖;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将怀孟路改名怀庆路,河内县归怀庆路所辖。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路改府,更名怀庆府,辖河内、济源、温县、孟县、修武、武陟等6县;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藩朱瞻埈为郑靖王于河内县建王府,崇祯十年(1637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遣大将刘芳亮攻克怀庆府城,将县令丁运太大卸八块。崇祯十四年(1641年)重修府城,增高1.6米,外阔1米,4城门以砖筑砌,东门曰朝曦门,西门曰万城门,南门曰朔南门,北门曰拱极门。清初在修建府城门的同时,先后栽杨柳树各数百株,绿化城池。当时怀庆府署设在城正中,河内县署设在城内东南部,历史上的古野王县治、河内县治、怀庆府治均设在此地。明至清初,府城内街道纵横交错,两侧店铺林立,商业盛极一时。清沿袭明制,怀庆府又增设原武、阳武2县,共管辖8县。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沁河决口,使府城墙遭到严重破坏,后经多次修筑,才使古城保存下来。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遣天宫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率北伐军围攻怀庆府城,以北关汤帝庙为总指挥部,清朝还在此设置河北总镇,辖彰德、卫辉、怀庆三府和河南的嵩陕等地。1913年废府设县,改为沁阳县。同时又将四城门分别改称东门为中山门,西门为自由门,南门为平等门,北门为共和门。I919年,沁阳人杨介人赴法国勤工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赴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回国后先后在安阳、汲县、沁阳一带领导工运、学运和农运。1932年,沁阳县归第四行政督察公署管辖。1945年,沁阳县首次解放,归太岳行署第四专署管辖。1949-1952年,沁河县归平原省新乡地区管辖,l952平原省撤销,沁阳县改归河南省新乡地区。1986年沁阳县改为焦作市管辖,1989年9月27日更名为沁阳市。
境内主要名胜古迹有太平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天宁寺三圣塔、清真寺、邘国故城、古羊肠坂道、陀罗尼经幢和朱载育墓等。 ( 上图 沁阳天宁寺三圣塔 )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中原访古—古都名城—古代商丘
- 下一篇:中原访古—古都名城—东汉洛阳的规模及宫殿范围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