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访古—名人名胜—杨东明和他的《饥民图说》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生于明朝中期的虞城县(今利民镇)人杨东明,是一位凛凛丰骨的人物,他以敢说实话,敢于在皇帝面前犯颜直谏、救灾民于水火之中深得朝野、乡里和后人的尊敬。

    杨东明(1548—1624年),字启修,号晋庵,别号惜阴居士。他少时聪资,6岁读书。18岁考中秀才,30岁中举人,33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掌管书写诰敕的官,秩从七品),又经考选,任礼科给事中(掌管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隶属都察院,正七品),后来升刑部右给事中,刑部右侍郎。他在任谏官的20多年内,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不畏权贵,敢于在皇帝面前为平民百姓、也为皇帝的江山社稷据理力辩,这在当时的条件下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仅他就明代重大朝政的上疏就有数十起,比较著名的有《清朝疏》、《慎终疏》、《保全善良疏》、《弹劾依仗权势贪赃枉法的大臣疏》等,内存涉及政治腐败、平民生活、社会治安等各个方面,大都切中时弊。满朝文武百官称他为“凛凛丰骨如日月行天,有折槛碎阶之风”。其中对朝野影响最大、对豫东人民生死攸关的是他的《饥民图说》。

    元末明初,黄河在豫东一带数道并流,水灾连年。直到嘉靖年间,黄河才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归为一道,也就是现在的黄河故道。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豫、鲁、徐、淮又一次遭受特大水患,当时“河决堤溃,冲舍漂庐,沃野变为江湖,陆地通行舟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不计其数,饥殍遍野,啼号待救的十之八九,而万历皇帝仍在宫中携宫女数千,终日歌舞升平,不管百姓死活。皇帝也不愿听到大臣不利于天下太平的反映,只有杨东明冒死上疏,反映这一代的灾情。疏,本来是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原尾的文字性东西,而杨东明为了使皇帝看到事实的真相,却以文图并茂的办法,将情况画在疏中,又加上文字说明,这就是他的《饥民图说》图解14幅,内容有”水淹庄稼、河冲房屋、饥民逃荒、夫奔妻追、子丐母溺、卖儿活命、弃子逃生、人食草木、全家缢死、刮食人肉、饿殍满路、杀二岁女等,每幅图画都有文字解释,以详细说明该图的真相,如刮食人肉图解中说:“芦根树皮又吃尽了,眼睁睁又熬不将去,只得将那饿死饥民憔瘦身子割将皮肉,来放在粪火内沙铫中烧煮,不拘生熟,且救眼下饥饿。人肉不是养生之物,吃了几日眼红心热,依旧丧了性命……”另一幅“全家缢死”图解说:“这几株树木,乃先臣马文升之林。有一起逃荒饥民,一家大小男女七口,走到林中歇息,肚饥为倦,不能前进,商量着将十十五岁女儿卖了。女儿手挽娘衣,哭不忍舍;举家痛心,抱头大哭一场,齐在树上缢死,丢下两岁孩儿,扒天扑地,声声叫娘,无人答应。”即使再昏庸腐败、铁石心肠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也都会落泪难过,更何况皇帝乃万民之尊?他还进一步揭露朝政的腐败黑暗,要皇帝为民救灾,他说:“君为民之父母,民为君之赤子,今赤子既以无聊矣,而君父何忍坐视哉!……故得民所以保社稷,弃民所以弃国家。”他进而向皇帝提建议:“臣昧死请于户、工二部,各发十万余金,救济灾区。”为了防止救灾银款被各级官吏贪污侵吞,救不了灾民,他又向皇帝推荐秉公办事、清正廉洁的光禄寺丞钟化民灾前往河南灾区施赈。皇帝看了他的《饥民图说》,听了他的陈述后惊恐异常,立即答应了他的请求,免去这一带租税,拨黄金十万两,令钟化民迅速赶往灾区,救民于水火之中。

    后来,杨东明因抗疏被贬为陕西布政司照磨(掌管文书的官员),不久就返回故里,捐出自己的土地,建立“折柳亭”学馆。以后,杨东明再次被启用为太常少卿、光禄寺、通政使刑部侍郎等职,他77岁卒于家。崇祯初年,被赠刑部尚书。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