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垓下”地名之争之淮阳说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垓下之围,为西楚霸王项羽敲响了丧钟,它是楚汉之争中一次著名的斗智斗勇战例。但具体垓下的详细地点到底何处,史学界历来争议很大。

  史学界对垓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论断:一是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认为:“垓下在河南省鹿邑县境”,持鹿邑论;一是著名史学家郭沫若的《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认为:“垓下在安徽省灵璧县南、沱河北岸”,持灵璧论,且代表史学界的一般倾向。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可畏等人经过研究提出,垓下应在古陈淮阳县。笔者很赞赏陈可畏等人的观点,垓下在古陈淮阳的可能性很大。

  典籍之中观垓下

  有关垓下地理位置的记载,在《汉书·地理志》沛郡侯国下注云:“垓下,高祖破项羽处”。《水经注·淮水系》载曰:“氵交水东南流,经氵交县故城北,县有垓下聚,汉高祖破项羽所在也”。唐《元和郡县志·河南道五》在宿州虹县下载言“垓下聚,在县西南54里,汉高祖围羽于垓下,大破之,即此也”。以上书中的垓下或垓下聚就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15里处。这是传统说法认为垓下在安徽灵璧县的依据。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中按“垓下”:“高岗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今在毫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唐朝的真源县是秦汉时的苦县,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县。这是垓下在鹿邑之说的依据。

  汉司马迁《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又记载道:“樊哙从高祖击项籍……围项籍于陈,大破之”。夏侯婴也“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灌婴“从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史记·曹相国世家》载:“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汉书》中的记载几乎与《史记》相同。根据这些记载,陈可畏等人推断垓下应在古陈淮阳。

  固陵之战与垓下之围

  其实,要想了解垓下,首先应该熟悉一下楚汉之争中垓下之围的情况。楚汉之争中,项羽被围垓下之前与刘邦发生的一场固陵之战,也是探究垓下的一条重要信息。(注:固陵之战发生在河南省淮阳、太康、鹿邑县境内。)

  刘邦与项羽议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之后,刘邦的军事实力逐渐强大。后来刘邦采用张良的建议单方撕毁和议,于公元前202年10月率军渡过鸿沟进击项羽。刘邦追杀项羽的部队到阳夏(太康)以南,并约定与大将韩信、彭越等人相会,共同在固陵一带消灭项羽。但是,刘邦率军到了固陵后,韩信、彭越的军队却没有按期到达,致使刘邦兵败又被项羽追杀。刘邦率众退守固陵,在固陵城周围挖深沟筑高垒,坚壁不战,这使得楚汉两军在固陵城一带形成暂时的对峙局面。固陵战场方圆百里,运师数十万,项羽的楚军在固陵城附近阻击汉军,以防汉军东进或南下。刘邦被困固陵,危急中以裂土封王为代价,封韩信为齐王,封彭越为魏王,以换取韩信、彭越等及时出兵。

  公元前202年12月,韩信、彭越、英布、周殷等部约40万人分别从齐、梁等地出发夹击项羽。刘邦也在固陵开始了反击。同时汉将灌婴也率部从彭城西进,参与了这场决定楚汉成败的固陵之战。项羽的军队被汉军以十倍之师层层包围在垓下达三个月之久。项羽被汉军重重围困,兵少粮缺,陷于困境,楚军军心大乱。刘邦等人见时机成熟,深夜又用楚歌瓦解项羽的军心。这样,项羽感慨万千,才引出了一段悲壮的“霸王别姬”。

  后项羽率800随从冲出重围,连夜逃亡,于凌晨到达乌江一带(今安徽和县东北)。项羽自叹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身死。

  垓下在淮阳之理由

  从楚汉之间固陵之战、垓下之围等战争情况来看,史书中无有项羽从固陵附近败走之说,也无有汉王追杀项羽的记载。从这方面来看,垓下应该距固陵不远,否则,两军无法交战。若垓下在安徽灵璧,距固陵二百多里,从战略形式来看,项羽的楚军根本无法阻止汉军东进。况且在冷兵器时代,方圆二百多里的战场根本不适合两×之间作战。这样,从战略形式来看,垓下的位置首先应排除安徽灵璧。

  鹿邑县距固陵仅十多公里,楚汉之间扎营对垒,距离又显得太近。并且《史记》、《汉书》中都记载有包围垓下之前,灌婴军由彭城西进,破苦县,又西至苦县之颐乡驻军,最后才破楚军于垓下。从这一信息来看,若垓下在鹿邑,则灌婴的军队则来回穿越项羽驻地数次。这在当时情况下,灌婴的军队不可能往返穿越项羽的驻地,况且史书中没有灌婴军队往返穿越楚军驻地的记载。从这两方面来看,垓下在鹿邑的可能也不太大。

  古陈淮阳北部与固陵相接,垓下在陈,正与楚军阻止汉军东进或南进之军事形势相符。从军事防御这一点来看,垓下应在陈地才符合常理。从地理方面来看,陈县北多丘陵,利于防守。《康熙字典》注:“垓”阶次也,有山之处,自然形成的阶梯地形。垓下应该就是一种阶梯地形之侧或之下。这种地形,在陈县北部曾经出现过。并且,在清朝时期,陈县北部仍有一阶梯地形———霸王岗。

  史书有载,项羽垓下突围,夜率骑南逃,平明始达淮河北岸。若垓下在安徽灵璧,灵璧就在淮河边,骑马南奔,用不了一夜时间就可到达。而从淮阳到那儿,则需至少大半夜时间。从当时的战争环境来看,陈县为军事战略要地,它傍鸿沟,接颍水、淮水,有邗沟直通江南,最宜于屯兵驻军。据考古发现,淮阳“贮粮台”遗址有屯粮的痕迹,有人推测项羽可能屯粮于此。并且,在用人上,项羽派武将为陈县令守卫陈县,其目的就是保护军粮。并且,鹿邑城东附近的虞姬墓,应该是项羽突围时匆匆掩埋虞姬之处,或者是后人为纪念虞姬、项羽而建的墓。从种种史籍、古迹,及战争形式等方面来看,垓下围项羽处应在古陈淮阳才符合常理。

  试说垓下之争原因

  垓下之争在史学界延续了很久,它也是各地群众争论的热点。应该说,引起垓下之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垓下作为一个地区名,并没有明显的标志。而史书等所载,仅记其名。这样,一些地名等因文言简记,而会产生一些不同的解释或推断。如“垓下”可理解为“垓”之下,即山之阶梯之下,也可理解为地名“垓下”。

  二、史志书籍的转摘沿用等,也会产生一些谬误,有时甚至会以讹传讹。许多史志书籍都有参考前人,甚至转摘前人的现象。若底本记载有误,则底误就会引出许多后来者的误解,如“垓下聚”和“垓下”在史志中解释并不一样。

  三、附会现象、攀附心理也能引起史志地名或事件的误传。中国人传统思想中都有一种攀附心理,攀名人、名地、名事等。正因为这种心理,才会把一些名人名事附会到各处。中国民间,梁祝故里之争、三顾茅庐之争、垓下位置之争等等都没有摆脱这种无形的枷锁。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