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民间文学—民间传说—智立唐碑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嵩阳书院大门外西侧,立有一通大石碑,全称是“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该碑高九米余,唐天宝三年立,为嵩山地区石碑之冠。
  相传:立唐碑的时候,杀了3个登封县令,6个领工头目。在唐朝时候,嵩阳书院叫嵩阳观。观内住着一位老道士,名叫孙太冲,道号“嵩阳真人”。他终日上山采药,炼取仙丹,为人治病,疗效很好。为此,很多人都来嵩阳观取药治病。后来孙太冲就成了嵩山地区一位德高望重的道人。
  一次,唐玄宗李隆基身染重病,久治不愈,他听说孙太冲炼的仙丹很灵验,就派大臣到嵩阳观讨取仙丹。玄宗皇帝吃了仙丹,疾病果然好了。事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唐玄宗派了一个监工大臣,到嵩阳观立碑铭志。从各地挑选来许多能工巧匠。开工时,领作的石匠问监工大臣:“碑做多高?多宽?多厚?啥式样?”监工大臣随口答道:“碑越高越好,碑首要戴个帽,由嵩阳县(登封县原名)知县监办,限工期一百天完成”。
  数百名工匠,按照监工大臣的旨意,做了81天,谁知,碑做好了,立不起来。后来碑身立起来了,碑帽却戴不上,工匠们急得团团转,谁也想不出好的办法。监工大臣为了催促尽快地戴上碑帽,一连杀了三个县官、六个领工头目,但碑帽仍然无法戴上。最后,监工大臣亲自到碑前,对石匠下令说:“再限你们三天,要不把碑帽戴上,就把你们统统杀掉。”说罢扬长而去。全体石匠听到命令,一个个愁眉苦脸,束手无策。正在这个无可奈何之际,忽然从东南方向来了一个老头,走到碑前,这边瞅瞅,那边看看,笑眯眯的一言不发。有一个石匠对老人说:“哪里来的师傅?你还是快些走吧!免得在这里跟着我们带灾。”老头回答说:“我也是一个手艺人,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做到哪里,管他什么带灾不带灾,我这半辈子入土的人了,还怕个啥,还不是干一天少一天,啥时候土圆到脖子上,也就算完事”。那位老人说罢,转眼不见了。
  这“土圆脖子”四个字,使大家受到了启示,提醒了众位石匠,于是,工匠们就抬了大量的黄土,圆到石碑脖子的根儿,大家顺着土坡,把碑帽滚了上去,安到了碑身顶上,后将黄土挑走,完成了全部竖碑任务。据传,那个老头,就是鲁班。从此,鲁班智立唐碑的故事,就在嵩阳观一带传开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