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民俗大观—传统游艺—狮子舞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也叫“狮子舞”、“耍狮子”或“舞狮子”。是河南民间社火中非常流行的舞蹈形式,属“摹拟舞蹈”。起源甚早,汉代曾列为“百戏之一”。近代狮子舞多四人表演,两人共披一麻布染制的狮子皮扮演狮子,另有一人武生打扮,手舞用红、黄、蓝、绿、紫、青、橙等七种颜色缠绕而成的绣球为逗狮子者,豫西人称“回回”。还有一人披1张小狮皮为“狮子娃”。演出时有数人配合扶桌子、搬道具。开始先由拿绣球者逗引狮子表演抖毛、舔毛、打滚、直立、啃痒、蹲、卧、摇头摆尾等习惯性动作,  然后表演“大盘门”、“啃桌 角”、“窜桌子”、“滚绣球”、“大过桥”、“上老杆”。       狮子舞所用服饰道具很多,服饰有:武士服饰,大小狮子皮(狮子皮用布或皮覆上麻做成),头挂铜铃,双眼可以活动,形象如雄狮一般。表演时,乐器手穿民族服装,武士穿武士服。武士道具有:刀、枪、棍、三节鞭、三股叉、哨子、绳鞭、绣球等。演出道具还有:桌、椅、板凳、长杆、绳子、花束、盘果。
  舞狮子时始终要有铜器伴奏,俗称“玩狮子离不开铜器”,狮子舞的配乐主要是打击乐,一般都是四面大鼓、大锣、两对大铙、大钗,一面堂锣、堂鼓。鼓牌有:大挂槌、狗嘶咬、狮子滚绣球、白虎奔山,有时还配上唢呐、笙等吹奏乐器,表演到精彩时,放铳或炮仗助威。
      民间舞狮子分为“文狮”和“武狮”。“文狮”动作细腻乖巧,温驯,神态安详,“武狮”则动作粗犷猛烈。  民间认为狮子乃“百兽之王”,是吉祥的灵物,节会表演狮子舞时,一些有病或遇有灾难的家庭,往往邀其到家门前表演,俗称“拜门子”,以消灾祛病。凡拜过门子的人家,都烧纸钱放鞭炮,表示狮子驱邪降福之意,还赏给舞狮子者香烟和请其饮茶解渴。舞狮子者拜完门子临走时,也要喊段吉利的“彩头”。有的请狮子在嘴里噙一下自己的娇生孩子,据说狮子噙过的孩子其他邪气不再缠身,能逢凶化吉,健康成人。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