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行吟—寻梦中原—探访朱仙镇年画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西汉以前,每至春节古人便折剪了桃枝插于门脸。最早的用意纯粹是驱鬼辟邪,后来又觉这不失为一种小有情调的美饰物件,就越发把它当回事了,岁岁过农历年,民间不忘插了翠绿的桃枝,日久成民俗,这便是中国年画门神的“前身”。
如今中国南方乡村过年时,依旧忘不了贴门神外,用红纸折个倒三角形,与几许绿枝,一并贴了门两侧。这远古的遗俗,现在还在一些地方沿袭着,实在出乎意料。北宋初年,中原人开始琢磨着在木板子上刻画儿,开始大量地“复制”年画,这贴在门脸儿上的纸画儿,便染上了一身商品属性,百业中,添了一门营生。
木版年画的发源地是宋都开封。靖康二年,金人夺了北宋的江山,迫使年画作坊艺人去了距开封20余公里的朱仙镇。明清期间,朱仙镇民间艺人又把年画的商业化推到极致,镇上从事年画的字号多达300余家,年画不仅是大宗出货,还最终影响到后来的天津杨柳青、山东的潍坊、江苏的桃花坞年画等等。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有一个鲜明的艺术特点:画中人物造型,大头小身子,模样可爱至极;用色大胆,红、黄、绿、紫,单看,俗气得一塌糊涂,搭配在一起,却艳得恰到好处。
祖宗留下民俗遗风,好多都丢了,年画却延续着,只是古时普遍使用的木版年画,不流行了,改为机器印刷,量更大了,倒是依然沿用“古法”出品的年画,额外添了份亲切。
一个老人见证了朱仙镇年画起死回生的过程,他便是姚敬堂。
朱仙镇木版年画,从明朝到现在,虽说消长兴衰不是直线走过来的,其间断档只有一次,时间在20世纪中叶。这蛮喜欢人的民间艺术,那个时期被扣上“封资修”的帽子,所有的作坊、东家、艺人一夜间都收了家伙,散了摊。
如果不是17年前,当镇里张罗着拯救濒临灭绝的年画时,镇上还活着11位老艺人,民间还偷偷藏匿着几块刻版的话,这朱仙镇年画能否走到今天的样子,还真难说。
1986年3月25日,是姚敬堂老人记忆犹新的日子,那一天,朱仙镇木版年画社挂牌,也是他作为社长,开始重拾先人文化遗产的起点。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