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伐高欢孝武亡命洛阳历史故事52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高欢平灭尔朱氏之后,代之掌控朝政,见旨不敬,独行废立,所作所为,与尔朱氏无异。孝武帝及群臣深为不满。孝武帝决定×亲信,集统各地势力,准备有朝一日铲除高欢,重树北魏权威。他采取一切手段,排挤高欢势力,着力扶持掌有重兵的关中大行台贺拔岳,重用斛斯椿、贺拔胜等人。

高欢对孝武帝的一系列行动也十分不满,但畏于贺氏兄弟实力而不敢轻举妄动,遂又使出了自己的拿手戏——离间计,计谋得逞,贺拔岳部下侯莫陈悦杀死了贺拔岳。贺拔岳一死,群龙无首,关中守军乱作一团。最后,能谋善略、野心勃勃的宇文泰被推至前台,成为大都督,高欢乘机致信宇文泰,以示拉拢,被泰拒绝。此后,孝武帝灭高欢之心更加坚定。

受孝武帝器重的侍中兼司空高乾因服父丧、请求辞职而和武帝生隙,遂把武帝欲讨高欢之事告诉了高欢,他知道事端挑起后,双方必有大战,所以提前请职赴任徐州刺史。孝武帝此时也使反间计,致诏高欢说高乾也泄其密,高欢把乾之数封书信交于孝武帝,孝武帝赐死高乾,并准备杀其兄弟敖曹、仲密,二人都到晋阳投奔了高欢。不久,封隆之,孙腾、娄晤等悉数离洛归欢。

矛盾一天天激化,孝武帝命斛斯椿兼领军,宇文泰镇守雍州,撤出了关中地带的高欢亲信,让宇文泰占据关中要职。534年5月,孝武帝假诏南征,调征河南诸州部队,在洛阳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活动,其规模之大,“南临洛水,北际邙山”。孝武帝为迷惑高欢,下密诏致其称此举只为防备宇文泰、贺拔胜等人,高欢其实早悉武帝之意,也故作糊涂,君臣之间尔虞我诈,斗争愈演愈烈。

5月16日,孝武帝分别在阳胡(今山西垣曲)、石济(今河南延津县)布兵防守,并派贾显智、斛斯元寿等前往济州收权,同时赐书高欢,历数其不臣之过,双方矛盾公开化。形势危急中,武帝接受了中军将军王思政的建议,派人和宇文泰商量,准备迁都关中,并以关中为基地讨伐高欢,宇文泰对此表示欢迎,派秦州刺史骆超率轻骑千人人洛保驾,另派人马出潼关迎接孝武帝。

高欢决定先下手为强,命其弟高琛镇守晋阳,自己率兵南下,以高敖曹为先锋,以“清君侧”为名进攻洛阳。

7月初,孝武帝御驾亲征,率兵10万驻守河桥,以斛斯椿为前锋,陈兵邙山之北。斛斯椿颇具用兵经验,建议乘高欢大军南进立足未稳之际攻之,但孝武帝听信侍朗杨宽的谗言,怕斛斯椿成为第二个高欢,拒不让其出兵,连宇文泰对武帝此举都十分疑惑。

为挽救不利局面,宇文泰自己开始积极布阵,派大都督赵贵渡河赴并州,威胁高欢巢穴,都督李贤急赴京师洛阳,迎接武帝。此时武帝也在积极布阵,为防高欢渡河,在虎牢关、滑台布下重兵。不久,高欢派兵攻打滑台和石济,时守滑台的魏将贾显智早有投高欢之心,在阵前后撤助敌,并最后投降高欢。武帝又派大都督侯几绍援救滑台,侯几绍战死,滑台失守。高欢攻至黄河北岸,还派使向武帝表示忠心,武帝不予理睬,两军大战于黄河之上。武帝知道高欢用兵的能力,知道迟早他会渡河而来,遂问计群臣,大家有的建议投奔梁朝,有的建议投奔宇文泰,有的建议投奔贺拔胜,有的建议死守洛阳,你一言我一语,全无主张。

大敌当前,北魏军队却发生内讧;镇守虎牢关的大都督元斌之和斛斯椿之间发生矛盾,失势后的元斌之逃回洛阳,谎报高欢大军已到,孝武帝为求自保,急召回斛斯椿部,洛阳的东面等于向高欢敞开。

惊恐之中,孝武帝率领群臣驻扎于澧河以西。当夜,群臣知其要前往投奔宇文泰,遂四散逃走,孝武帝的大臣,只剩下武卫将军独孤信。第二天,孝武帝西奔长安,在崤山遇宇文泰派来迎接他的李贤军部,一路艰辛跋涉,抵达长安。

高欢率军轻易过河,很快占领洛阳,高欢不愿让傀儡落人宇文泰之手,派人马追赶孝武帝,至潼关不及而返;后又派使者劝武帝回洛,遭到孝武帝拒绝。10月,高欢迁都邺城,立清河王元直11岁的儿子元善见为帝。孝武帝在长安,不愿受宇文泰控制,不久被宇文泰毒死。宇文泰另立元宝、炬为帝,是为孝静帝。至此,邺城和长安并立为都,两个傀儡皇帝并存;。两个政权一个称“东魏”,一个称“西魏”,历史进入东西魏对立时期。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