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偃师伯王弼的玄学人生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出偃师老城,向东1公里处,有一座古墓。
古墓里,埋葬着一位早逝的英才,他用24个春秋构建的哲学体系,奠定了我国玄学的基础,成为宋明时期官方最为推崇的哲学理论。
细看此墓方位,北面是山化乡的东屯村,往南走100多米,就是偃师人熟悉的老官道。当地的学究刘老先生已经80岁了,他记得原来官道的北边有一通石碑,碑文是元朝人陈思忠写的,上面写明:这里埋葬着三国时期魏国人王弼。
提起王弼,一般人听都没听说过,但在历史典籍中,在当今的历史学界、哲学界,王弼可是赫赫有名,他是玄学的创始人之一,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
王弼试图从哲学的高度探索世界奥秘,稳定人心 。
王弼,生于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死于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仅活了24岁。
当王弼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社会矛盾重重的曹魏政权统治时期。
曹魏王朝经过曹丕的苦心经营,在中原算是有了相对安定的局面。但从魏明帝开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曹氏集团千方百计想保持稳定局面,司马氏集团千方百计想夺权,斗争日趋白热化。
那时候,谁都能看出司马氏家族想夺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警示性民谣,所以曹魏政权急需理论支撑,也急需储备人才。-
这时候,王弼感到了压力,有了一种使命感,因为他是站在曹氏集团一边的。少年时的记忆,使他对战争深恶痛绝,他不希望战乱再起,不愿看到司马氏集团制造新的动乱。于是,他研究政治,研究社会,试图从哲学的高度探索世界奥秘,稳定社会和人心。-
他殚精竭虑,创建了以《老子》、《庄子》、《周易》三种学说为基础的玄学。他的方法是:引道入儒,既研究经学,又将道家的学说贯穿其中,形成以道家思想为主流的新的哲学体系。
小小年纪,王弼何以如此博学?
十四五岁时,王弼对儒道两家的学说已有独到见解,常有惊人之语
王弼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从祖父,就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 。王粲为啥是他的从祖父呢?
原来,王弼的祖父王凯,与王粲是堂兄弟,两人为了躲避战乱,离开中原老家,向南到荆州去投奔刘表。刘表当时是荆州的“一把手”,有权有势,连刘备都曾跑来与他攀本家。刘表见两个有才华的青年来投奔他,心中大喜,欲在两人当中择一佳婿,把女儿嫁给他。
他发现王粲貌丑,而王凯貌美。那时的人们很看重男子的相貌,所以刘表就把女儿嫁给了王凯。王凯生王业,王业生王弼。王弼爱读书,而王家有万卷书可读,真是天公作美。王弼的祖辈都是研究古文经学的高手,所以,王弼从小受家学的影响,爱钻研,爱思考,古文经学,孔子老子,他都研究。
这样研究到十四五岁,王弼对儒道两家的学说已有独到见解,常有惊人之语。周围的人看他一副哲学家的样子,不迂腐,不呆板,都喜欢与他交谈。王弼喜欢老子的学说,还喜欢庄子的逍遥放任,常常游历山水,养成了旷达的性格。
这时候,他的音乐才能也显露出来,他觉得音乐很美,大自然很美,但社会很龌龊,很复杂,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社会与自然界总是这样不和谐呢?他苦苦思索着,一头扎进了哲学领域寻找答案。
王弼不停地思考着、总结着,不断地把自己的观点整理出来,公之于世。渐渐地,他小有名气了。一次,他去拜访享有盛名的思想家裴徽。两人交谈后,裴徽发现王弼的思想非同一般,就不再以长者的身份自居,他谦和地探下身来,向王弼请教有关“有”、“无”的哲学问题。
王弼很惊讶,本来他是来向前辈请教的,现在前辈反倒向他请教起来。他有点惶恐,定了定神儿,才大胆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俩探讨的这个问题,当时思想界才刚刚触及,很“前沿”,需要从纷乱杂陈的现象中理清其间的关系。当时还没几个人敢于阐述这个问题。
但是,裴徽却急切地要在少年王弼这里得到答案,足见他对王弼的器重,也足见王弼学问的高深。王弼的回答很简洁,他说:“无”与“有”,是反复循环的关系。“无”不可以直接解读,必须通过“有”来解释。譬如孔子,平时对“无”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但他从来不说“无”,而只谈“有”。但孔子说的“有”,处处都揭示了“无”,这就是玄妙之理!
王弼此番话,就是今天的人也很难理解,但可以看出,他看问题是辨证的。在他之前,还没有任何人这样解释过“有”和“无”。王弼把思辨的方法有力地往前推了一大步。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一贯讲究实用,考据的成分多,思辨的色彩淡。在这里,我们应该感谢这位善于思辨的少年,是他为我们的文化添加了一些“形而上”的东西。今天,我们有时会在电视上看到“大专辩论会”,大学生们分为正、反两方,唇枪舌剑,他们思维敏捷,论点新颖,论据玄妙。而早在1700多年前,少年王弼已经这样做了,他当时的风采,怕是不比现在的“最佳辩手”差。
这件事传开后,王弼更加出名了,何晏也风尘仆仆地来找他切磋学问了。
何晏何许人也?此人是鼎鼎有名的大哲学家,玄学之首倡者,当时正做着大官。他那时正在注释《老子》一书,但还没有完工,听说王弼这样有见识,就想见见他。
原来,王弼也在注释《老子》,两人见面后,谈得颇为投机。但若按当时两人的社会地位,一个好比太阳,一个好比星星。可王弼面对何晏,落落大方,将自己注释《老子》时的心得,都讲给何晏听。这一讲不要紧,直把学界泰斗何晏听呆了,这小子,观点新颖,已超过了自己!何晏只有说“对对对”、“是是是”,显得很可笑。
何晏想:我还注释《老子》干吗呀?小小王弼,比我注释得还好哩!再注,岂不是画蛇添足!于是,他不再搞注释了,而把多年研究《老子》的心得,写成了论文,名曰《道德论》。
说来奇怪,那时的文人,竟然不搞文人相轻,何晏到处宣传、赞扬王弼。他说:孔子讲“后生可畏”,像王弼这样的后生,这么有学问,可堪大用!当时,恰好黄门侍郎的位置空缺,何晏有意提拔王弼,积极向上推荐。但这个“缺”最后被别人顶了,王弼仅补上了一个台郎之位。-
当了这个小官之后,王弼一点儿也不兴奋。此时,曹魏王朝的当权者是曹爽,他听说王弼有才华,就要见王弼。但这次会见,曹爽因听不懂王弼的高深理论,没有重用他。这样一来,王弼对朝廷就有些失望,就更加清高了,与人论辩时往往不留情面。当时淮南人刘陶是辩论高手,但他与王弼一辩论,就不行了。王弼呢,舌如刀剑,弄得刘陶狼狈不堪,下不了台。王弼因此得罪不少人,这些人就到处说他的坏话。
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秋天,24岁的王弼被传染病夺去了生命,一颗智慧之星就这样陨落了。-
王弼的学说影响深远,后世把他和何晏、夏侯玄定为玄学的奠基人
王弼死了,由于他在受封爵位后没住在都城,而是在偃师生活,所以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偃师伯。他死后,家人就把他葬在了偃师。老百姓认为王弼并没有什么实绩,所以对他不太重视。最明显的对比是,打听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墓地,连妇女都知道具体位置,但打听王弼的墓地,人们大多不知。
但世上还是存在有心人的,偃×工商局的一名干部,不但知道王弼墓的确切位置,还拿来了相关资料。原来,王弼墓到元代已经荒芜,无人看护修葺,金代偃师县主簿鲜于渊重新为他立碑,并修复了墓园。
王弼留下的主要著作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还有早已佚失的《王弼集》5卷。后世一般把何晏、夏侯玄、王弼称为玄学的奠基人。从这个排名看,王弼被排在了末位,这并不是说他之于玄学,没有何晏和夏侯玄的贡献大,而是因为他的寿命太短,许多真知灼见还没来得及提出就死了。而何晏活了60岁,夏侯玄活了46岁,虽非高寿,但都比王弼多搞了几十年的学问,所以在历史上的留痕,就要明显一点。
但若拿玄学之风,来吹一吹现实的雨,怕是会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滑稽场面,因当时正值乱世,老百姓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哪有闲情雅致谈论玄学?
但当时的知识分子,是须臾也离不开玄学的,尤其是司马氏集团篡魏建晋之后,对知识分子进行了严酷的迫害,因此知识分子大多不做官,采取了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不做官,搞什么?就搞玄学,搞清谈。一群人聚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高谈阔论,心态放松,举止放任,有的扪虱而谈,有的沉默不语,有的甚至几年都不说一句话。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于是就产生了“竹林七贤”,出现了嵇康、阮籍之类的名士。他们是最有时代个性的人物。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