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墨精要>>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州乐坛—河南民歌—许昌民歌概述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最早发达的地区之一。原始社会时期,这里的人民就创造出了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从原属许昌地区的舞阳县贾湖出土的骨笛,经过“碳14年代”测定和树轮校正,可以有科学根据的说,许昌古代音乐文化已有8000年可考的历史。公元前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晚期在现长葛一带居住的葛天氏族部落里出现了中国音乐史上最早的《葛天氏之乐》。据《吕氏春秋·仲夏论·古乐篇》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人类进入第一个阶级社会时期一一奴隶制社会,夏曾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州)。《管子·轻重甲篇》记载夏末歌舞活动已很盛大:“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晨澡于端门,乐闻于三衢,是无服文秀衣裳者……桀无天下忧,饰妇女钟鼓之乐”。战国时期,据《列子·汤问》载,曾有民间女艺人韩娥,歌艺冠于当时,她在齐国献艺,“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汉魏时期,民间乐府颇为盛行,武帝曹操颇好乐府,史称“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特别是建安文风、艺风对许昌音乐文化历史的发展都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许昌民歌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细胞,它的萌生、形成发展与衍变,是许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传承、历史沿革等因素,为其提供了凝重而浑厚的底蕴,并在统一的传承下作多样化的选择。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除了各地方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渗透外,也为许昌区域内积累自身的音乐传统、强化自身的地域风格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许昌民歌,已是在中原自然条件下,以及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仅1981年搜集到的许昌民歌达500多首,其中101首进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许昌卷》。代表曲目有:沙河号子、打务歌、拐棍歌、小灵芝来站网、对花等。

    许昌民歌的主要形式有:劳动号子、民俗歌、小调等。

    号子,是劳动人民在从事各种繁重体力劳动时所唱的一种号歌,它的曲调和节奏,与整个劳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产生于体力劳动过程之中,又直接 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着劳动的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号子演唱的内容大部分是即兴创作,演唱旋律简单、明快,节奏鲜明、平衡。如《咱们来打夯》:“诸位同志们,咱们来打务,思想要集中,拉绳莫要抢。四角四个人儿,照着四处鼻儿,听着喊号音儿,打着也省力儿。”

    民俗歌,指在特定民俗事项活动中传唱的民歌,它是在人民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并直接反映出民间风俗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如婚事、丧事、祭祀、朝山拜佛以及其民俗活动。"经调"是民俗歌类的一种。经调的演唱,因为与民间风俗活动结合的很紧密,表演起来情景交融,又很有节日欢乐的气氛,所以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经调的曲调一般都比较规整,领合都有一定的程式,合唱的衬词都是固定的,并多以“嗨嗨弥来,嗨嗨陀呀,嗨嗨佛来……”等作为词段,带有浓厚的×色彩。如许昌市的经调《太平春》:“敬关爷看真心,年年都来进庙门,保佑俺风调雨顺年成好,(嗨嗨弥嗨嗨陀),吃穿不愁太平春。”(哎嗨弥哎嗨陀,哎嗨嗨英啊哎嗨佛)。

    小调,是许昌民歌中数量最多、流布最广、内容最丰富的一类民歌,小调流传在社会各个不同的阶层中,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小调在长期演唱中,经历了无数艺人的修改和加工,其艺术形式形成了结构完整、节奏稳定、曲调优美等特点。许昌在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为了宣传革命道理,鼓舞斗争士气,组织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也涌现出不少新民歌。如长葛民歌《离别曲》:小杨树哗啦啦,孩儿参军要出发,上前拉住娘的手,劝娘宽心莫牵挂,孩儿前方打胜仗,立功喜报寄回家…….。

    许昌民歌所使用的音阶,大量是五声音阶,即“1 2 3 5 6”五音。在节奏方面,一般是强弱对比鲜明,结构规整。大多数是使用2/4、4/4节拍,当然也有2/4与3/4混合出现的,但是这些都为数不多。许昌民歌的调式以宫、徵调式为主,这也是许昌民歌的重要特点之一。许昌民歌曲调的旋律线,一般比较平衡、流畅,没有远程的音级大跳、抑扬顿挫,曲调旋法都出自许昌语言音调、声韵的基础之上,表现出了许昌民歌质朴无华的个性。许昌民歌在唱法上较为朴素优美,风格比较淳厚。许昌民歌由音阶、调式、旋法、节奏以及曲体结构等诸多要素,构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体现出自己的艺术价值。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