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娘子关战役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七七事变发生时,我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八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在军事委员会之下添设六个部,为保密起见称为第一、第二……第六部。最先成立的为第一部,主管作战,任我为部长。其余各部以后陆续成立,但名称不保密了。我被任命为作战部部长,并非因为我有什么指挥作战的才能,而是因为那时李宗仁、白崇禧尚未到南京来,蒋介石对各方面的联络还需要我戴着这个头衔去奔走,我不过是出场跑跑腿而已。九月,敌先后侵占大同等地。蒋介石要我到山西去看看,同阎锡山商量以后的作战计划。
大约是九月二十日前后,我到达太原。那时八路军已渡过黄河开入山西增援,我在山西饭店碰见不少八路军的高级将领。阎锡山在雁门关的岭口设立行营,亲自到前线坐镇去了。我到岭口找阎。跟阎锡山在一起的有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绥靖公署参谋长朱绶光,还有一个是第二战区军法监张培梅。我把蒋介石的话转告他们,并说:“蒋委员长认为山西是多山地区,易于防守,而且晋绥军对防守也有很好的经验,务要将山西守住,控制平汉铁路的西侧面,不让敌军沿平汉铁路南下渡过黄河,进而威胁武汉。”阎说:“中央的指示,我很清楚,也很同意。我在抗战前,在山西境内各要隘及太原城北郊,都作了一些国防工事,也就是为了保卫山西。”
他又说:“大同的撤守,是战略上的自动放弃。我同委员长的指示一样,要死守住东起平型关,中经雁门关,西至阳方口之线。”阎锡山还说,他认为非大赏不能奖有功,非大罚不能惩有罪,所以对放弃天镇、阳高作战不力的军长李服膺必须枪决。其实李服膺是阎的亲信,当初阎是想袒护李服膺的,但在群众愤怒要求之下,加之军法临张培梅力争,阎不得已才枪决的。
阎锡山还说,照他的判断,敌人必先取得山西,然后沿平汉路南下。如果平汉路方面,能在保定以北(当时保定附近我军尚未南移,但前方的卫立煌、孙连仲已后撤了)挡住敌人,敌人光从大同方面进攻雁门关,尚易抵御。如果保定、石家庄不守,敌人必然进攻娘子关,从东北两方面包围山西。
判断日军对晋北方面是主力的进攻,平汉路方面是助攻。晋北方面现在只有晋绥军和八路军,兵力尚嫌不足,不能兼顾娘子关方面。为确保山西起见,尚须加调中央军来山西协同作战。
我同意阎的说法,答应回南京后向蒋介石去说。当然,我在回京途中的时间里,他也立刻打电报向蒋介石请求。
临走时,阎还对我说:“我坐镇雁门关,决不后退。你报告蒋委员长,放心好了。”我见在那里没有什么事,也就回太原转返南京。在石家庄见到平汉路方面在前方指挥作战的刘峙、徐永昌(他任什么名义已忘)、林蔚(军委会高参),知道卫立煌部和孙连仲部都已沿平汉路西侧地区后撤,战事正在保定附近进行。石家庄是准备于保定失守后的又一防线,这就是战略上节节抵抗的部署吧!
在石家庄,忽然传来了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的好消息。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打了胜仗!当时石家庄的人民群众,以无比兴奋的情绪庆祝这个胜利,竟然在那种时候放起鞭炮来,几乎把战机的空袭都忘记了。
那时我仍兼着湖北省政府主席,就从石家庄直回汉口,把省政府的职务交给秘书长卢铸代理,然后乘船去南京。我把山西的情况向蒋介石报告后说:“阎百川虽决心很大,但他自己同一些老人坐镇雁门关也不是办法,应该有个长久计划,山西才能确保。”我还说:“平型关虽然打了一个胜仗,但日军还在继续不断增兵,山西以后的困难必然是很多的。”蒋介石忽然问我说:“你到山西当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帮帮阎百川的忙好吗?”当时我想:这个问题很不简单,蒋固然是想我去山西帮帮阎锡山,其实也就是他想在山西插一手。我和阎锡山以往就打了不少交道,在这时候他不会拒绝我的。同时我也想起,作战部在蒋介石作风之下,不过是承转命令的机关而已,而且陈诚一起首就有电报反对我,说我“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这样做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于是我说:“委员长考虑很是,我也愿到那里帮百川的忙,但要求委员长先征得百川的同意。”后来阎锡山回电虽同意了,但是有条件的,他推荐与他有历史关系的徐永昌继任作战部长,蒋介石也只好同意。
娘子关战役
我大约是一九三七年十月一日前后离开南京到山西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我到石家庄时,已不是前些时听到平型关大捷喜气洋洋的样子了。敌机连日轰炸车站和市区,破坏得很历害。国民党军队由保定之线稍事抵抗即行撤退,想在石家庄以北沿着滹沱河、平山、正定、藁城之线布防(右翼至何处记不很清楚)。那条线上,据说曾做了一些国防永久工事,但因时间的关系并未完成,有些水泥尚未干燥凝固,模型板都还未拆呢!
孙连仲部在藁城以西布防,他的右翼似是商震部宋肯堂军,孙的指挥部就在石家庄以西十多里铁路边的小村子里。我到那里去看他,并在那里吃了一顿午饭。我问他情况怎么样,能支持多久?他说他的正面现在还平靖,日军攻击的重点似在右翼,已开始炮击了。炮声隆隆,隐隐可以听见。他说右翼能经得住这轮炮击就很好了。那时孙部尚未奉命调入山西,我到入夜才乘车去太原。
我到太原时,阎锡山已把设在雁门关岭口的行营撤回来了。他把撤退的原因告诉了我,说:“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一个胜仗,迟滞了敌人的前进。后来,敌人的援兵到来仍然从平型关方面突进。此外,敌人又由阳方口方面突破,虽未大力攻击雁门关正面,但已处在左右包抄的形势,我军遂不得不全线后撤,打算在忻县以北数十里的忻口镇布置战场进行决战。”他又说:“中央调来的刘茂恩、高桂滋部已到平型关前线作战,现在又调卫立煌全部和孙连仲部、裴昌会部来晋北参加忻口会战。忻口正面狭小,左右两翼都不易为敌人包抄,以晋绥军全力及中央各军当正面,八路军在敌人侧后活动,晋军的炮兵有十个团(周玳是炮兵司令),都集中在那方面使用。”照他的部署和听他的口气,必定能在忻口战场把日军予以歼灭。
我问到娘子关方面的情况。他说,平汉路方面如能在石家庄之线守得住,敌人自然不能进攻娘子关;即使石家庄之线守不住,而平汉路正面我军能与敌人保持近密的接触,敌人如西攻娘子关,平汉路我军就侧击敌人的后方,也是有利的。他又说,娘子关以北至龙泉关之线,已调陕军冯钦哉两个师和赵寿山一个师(是杨虎城的直属师),又调中央第三军曾万钟守娘子关以南九龙关、马岭关之线(娘子关不含)。他所说这些部队的调动,都是在我上次来太原之后和我再来太原之前的时间里,由蒋介石与他直接商量决定的,所以我不很清楚。
在忻口和娘子关战事未发生之前,我每日必同阎锡山及少数高级人员在太原的一个比较坚固的小防空洞里躲空袭。
那时敌机每日必有一次或两次轰炸太原。每次在防空洞里,必见到一对年纪较轻的夫妇。当初我不知道是什么人,后来才知道是托派张慕陶,改姓马,是阎的参议。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历史事件—忻口战役
- 下一篇:历史事件—血战中条山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