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文化艺术>> 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

烽火台传说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3年12月0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烽火台在临潼骊山西绣岭的第一峰上,是骊山的最高处。这里柏树围绕,风景优美,是骊山名胜古迹之一。相传三千多年前,周朝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 自从绝代佳人褒姒入宫后终日被美色所迷。从此,幽王的王后申后被幽禁在冷宫,但敢怒而不敢言。

一年后,褒姒生了个男孩,幽王十非喜爱,取名伯服。褒姒从此暗地安排,派自己的心腹宫人,暗中监视申后,寻机报复。

申后过着孤单的生活,心中万分愁忧。一天,一个年龄较大的宫女深知王后心事,便向王后献计,让她假装有病,叫她的母亲温媪以看病为名,乘机将她的书信送给父亲申候和太子宜臼,令太子回京再作商量。申后听了,依计而行,并送给母亲温媪一匹绸缎,那封密书就藏在绸缎之内。谁知温媪从申后宫中出来,却被早已监视她的人捉住,送到褒姒面前,并当场搜出藏在绸缎中的密书。褒姒盛怒之下,将申后送给温媪的绸缎撕成碎片,并将此寥告知幽王。幽王不分青红皂白将温媪一剑两断,废太子宜臼为民,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褒姒做了王后,宫内大权,逐渐被她独揽了。内自宫女,外自朝臣没有不奉承她的。幽王对她更加宠爱,凡事百依百顺。

褒姒入宫后,从来不笑,这事使幽王觉得美中不足。他曾用过不少方法,要逗褒姒一笑,但都失败了。有天,幽王问褒姒什么最好听。褒姒说:“那天捉住温媪,一气之下将申后送温媪的绸缎撕了,这撕绸缎的声音倒是十分好听。”幽王一听,当即下令,每日送一百匹绸缎进宫,叫宫女们撕给王后听。可是褒姒还是不笑。幽壬又下了一道圣旨,凡宫内宫外,如果能使王后一笑者赏黄金千两。奸臣虢石父听了,想了一个办法,他告诉幽王:“先王在世时,因南戎强盛,惟恐侵犯,因此在骊山设了二十多处烽火台,又设置了数十架大鼓。一但发现戎兵进犯,便放狼烟,烟火直上云霄,附近诸候见了就发兵来救。我王要使王后一笑,不妨带她去游骊山,夜点烽火,众诸候一定领兵赶来,上个大当,王后看了,必定发笑。”幽王听了,依计而行,即备了车仗,同王后来骊山游玩。

当时,有个叫郑伯友的诸侯正在京都,听了这一消息,大吃一惊,急忙赶到骊宫奏道,“先王在世设烽火台,是为紧急之用,今天无故点燃烽火,戏弄诸侯,一旦戎兵侵犯,再点烽火有谁信之,那时何以救急呢?幽王不听劝阻,并令立即点燃烽火。附近诸侯看到烽火点燃,以为京都有敌进犯,个个领兵点将前往骊宫,待赶到骊山下却不见一个敌兵,只听宫内弹琴唱歌,便议论纷纷。这时幽王正和褒姒饮酒作乐,听得诸侯到来,便派人去向诸侯道谢,说:“今夜无敌,有劳各位。”诸侯听了,面面相觑,只好带了兵卒恨恨离去。这时褒姒在楼上看见众诸侯白忙一阵,不觉抚掌大笑。幽王一见大喜,当即赏给虢石父黄金千两。

幽王的所作所为,触怒了申国候。申侯便联结南戎三面包围了京都。虢石父得知,面奏幽王:“目前事情紧急,我王快派人去骊山点放烽火,召来诸侯,以御敌兵。”幽王立即派人点了烽火,但由于他上次失信于诸侯,诸侯认为天子又开玩笑,都按兵不动。

幽王等不到救兵,只好带着伯服和褒姒逃走,半路上被戎兵捉住,戎主杀了幽王、伯服,但见褒姒容貌美丽没有杀她。而褒姒料她难活,就用三尺白绫自缢而死,这便是自古留下来的一句俗话:“一笑失江山”。

幽王陵和褒姒摹在今临潼县城东三十里外的宋家村和崖王堡,两墓相距二华里。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